四川13市推出“惠民保”,如何更惠民?
打開微信,關注公眾號,填寫投保人信息,支付訂單……不到5分鐘,眉山市東坡區市民鄒玉芬,花59元購買了一份“東坡惠民保”,獲得最高200萬元的保障。
“東坡惠民保”“惠蓉保”“充惠保”……目前四川省內已有13個市開辦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俗稱“惠民保”。
“惠民保”作為一種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項目,旨在解決基本醫保報銷外的部分高額醫療費用。由於“惠民保”投保門檻和價格都低,近年來在四川省發展迅速。首批開辦“惠民保”的地方有哪些實踐?如何走進更多家庭,惠及更多老百姓?這項保險還需突破哪些瓶頸?近日,記者展開了調查。
變化:保額更高,保障更多,服務升級
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一次創新嘗試,“惠民保”以地方政府主導或指導、商業保險公司承保、消費者自願參保的形式開展。
截至目前,成都、德陽、南充、眉山、廣安、自貢、攀枝花、內江、廣元、雅安、宜賓、達州、遂寧13個市已推出該項業務,保費59元、69元、79元不等,最高保額從100萬元到420萬元。
“2020年成都‘惠蓉保’上線首年參保人數便達到310萬。”“惠蓉保”承保公司之一——國寶人壽法人及政府業務部副總經理王建國告訴記者,“惠蓉保”是四川最先上線的“惠民保”,兩年來參保人數逐年增多,2021年參保總人數已達到380萬。
對比去年,今年一些市已經推出的“惠民保”有所升級——
保額更高。南充“充惠保”保額從上一年度的100萬元提升至最高200萬元,新增的100萬元保障責任為特定高額藥品費用,彌補了上一年度的空白﹔達州“達惠保”最高保額從去年的100萬元提升至420萬元。
保障更多。南充“充惠保”新增20種全自費高額用藥,遂寧“惠遂保”在保費價格維持2021年度59元不變的情況下,特定藥品種類由15種增至30種。
服務更完善。目前推出的“惠民保”幾乎都採用“一鍵參保 線上理賠”的方式,理賠實現全流程線上服務。
理賠門檻更低。成都“惠蓉保”、遂寧“惠遂保”、達州“達惠保”賠付的起付線都有所降低。以“惠遂保”為例,賠付的起付線由2萬元降低為1.8萬元,連續參保人員的起付線降至1.5萬元。
建議:多方參與者加強合作,穩定並提高參保率
幾十元能保上百萬、不限制投保年齡、可以帶病投保……4月9日上午,盡管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花了20多分鐘介紹“惠民保”,但市民張宇仍然放棄了投保,“個人感覺意義不是特別大。”
就拿兩人交談的實際理賠案例來說,2020年,84歲的成都市民周阿姨因“更換心臟起搏器”住院治療發生醫療費用6.5萬元,經過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為2.4萬元。出院后,她提交理賠申請,獲得“惠蓉保”報銷金近1000元。
盡管周阿姨獲得的賠付遠超支付的保費,但仍有一些市民與張宇觀點類似,認為實際賠付金額比期望的少,參保意願不強。
參保率不高,這項保險的可持續性也受到影響。“穩定和提高參保率是‘惠民保’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廣元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母淑琴看來,必須引導參保者正確認識“惠民保”,它既是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項補充,也是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有效銜接的創新之舉,能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特別是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負擔。“惠民保”和其他商業保險並不沖突,價格相對低廉,更具普惠功能。
對於如何穩定並提高參保率,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保險學講師楊澤雲建議:首先應擴大參保人員的覆蓋面﹔其次,保險公司要加強與醫院、衛健委等系統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借助科技提升“惠民保”的風險控制能力﹔最后,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多方“惠民保”參與者要加強合作,切實為居民提供因地制宜的醫療保障,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滿足消費者的更多需求。
“如果越來越貴,就會導致更多低風險人群退出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保險系副教授陳冬梅認為,隻有參保池夠大,風險分散才更有效。“既然是城市定制醫療險,理應根據城市實際的患病率、重疾發生率等諸風險因素厘定費率,實現‘一城一價’。”(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瑀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