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利州:“黨建+”跑出招商引資“加速度”

廣元市利州區突出發揮黨建“引擎”作用,積極探索以“三線同步、三色行動、四化互動”為主要內容的“334”模式,推動“黨建+招商”融合發展,為招商引資注入強勁紅色動力。
“三線同步”強化招商引資動力。組織同步設置。建立組織、經濟“雙線聯動”工作體系,精准聚焦新型工業、商貿物流及現代化服務業、康養旅游3大主導產業,按照“抓住長三角、緊盯珠三角、鞏固成西渝”的思路,分別在成都、西安、杭州、深圳4地同步組建招商小分隊、臨時黨支部,同步調整15個駐外流動人才黨組織、人才工作站等駐外機構輻射范圍,覆蓋全國14個省級行政區。責任同步壓實。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實,完善區委統籌、行業部門歸口管理機制,成立區投資促進委員會,實行每月一調度、每季度一評比,統籌推進全區招商引資工作﹔出台招商引資管理考核、招商黨建工作管理辦法等4項制度,明晰區經合中心業務指導、區經信科局機關黨委黨建指導主體責任。保障同步到位。堅持“一線”選才點將,從區內擇優選派26名年輕專業干部進入駐外招商隊伍,黨員佔比達88.5%。實行招商小分隊負責人與臨時黨支部書記交叉任職、陣地共建共享。將黨建工作經費同步納入財政預算,並從區管黨費中對每個臨時黨支部每年補助5000元。
“三色行動”匯聚招商引資合力。“紅色議事”抓賦能。固化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召開“紅色議事會”,有效整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和工作例會,將黨的創新理論與經濟常識、溝通藝術、抗壓能力等業務培訓結合起來,舉辦招商引資“金點子”頭腦風暴8期,邀請5名專家培訓100余人次。“綠色通道”促共享。建立招商小分隊臨時黨支部與區行業主管部門、駐外流動人才黨組織溝通聯系的“綠色通道”,常態更新利州籍優秀農民工和在利州投資的外地企業主“兩本台賬”,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依托駐外流動人才黨組織、利州商會等,將50名在利州投資的外地企業家納入“以商招商”服務團隊,邀請36名在外利州籍人士組建招商顧問團隊4個,將他們的“社交圈”轉化為“招商圈”,協助聯系重點企業27家、重點項目35個,捕捉可行可信且有價值項目信息56條。“青藍結對”助發展。建立黨員與業務骨干雙向培養機制,1名黨員與1名業務骨干結對組團,共同聯系2名優秀企業家,跟蹤5個項目投資信息,推行“媽媽式”全程代理服務制度,實現推介、考察、會商、簽約、立項、開工、投產全過程“一條龍”服務。今年以來,鎖定90家食品飲料企業和60家機械電子企業逐一拜訪推介,吸引13家企業到利州考察洽談,“一對一”盯引彭州鑫匯通高新配件制造、成都科萊迪安全設備生產、雲南鑫帆源新型建材、成都逸活泉匠礦泉水生產等在談項目10個。
“四化互動”激發招商引資活力。“精准化”考核。將黨建工作納入招商引資考核的重要內容,黨建引領佔駐外招商小分隊(臨時黨支部)年度考核總分值的10%,對考核優秀的進行資金獎補、基本合格的約談提醒、不合格的調整其負責人。同時,採取平時考核、年度考核與鍛煉期滿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駐外招商干部實行分線考核、綜合評價。“清單化”識人。健全“擔當實績+負面清單”知事識人機制,每年底由干部本人申報,駐外招商小分隊(臨時黨支部)集體研究、公示,區經合中心、區經信科局機關黨委審核,形成實績、負面“兩張清單”,將其作為駐外招商干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聯動化”管理。堅持“責任同擔、榮譽同享”,同步壓實選派單位和駐外招商小分隊(臨時黨支部)管理責任。駐外招商干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選派單位與駐外機構同等擔責﹔被評先評優的,同時作為選派單位和駐外機構黨建工作加分項。“制度化”關懷。建立駐外招商干部健康體檢、生病看望慰問、帶薪休假等6項制度,落實選派單位黨委(黨組)班子成員定期走訪駐外招商干部家屬,幫助協調解決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父母就醫等實際困難,加大對先進事跡、經驗做法的宣傳力度,樹立鮮明導向,營造良好氛圍。(周賢明 何祥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