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與教練手語交流,每個科目都是一次過

23歲聽障女子兩個多月拿駕照

2022年03月01日07:35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23歲聽障女子兩個多月拿駕照

  ■ 2月22日,23歲的聽力障礙人士邱女士在四川綿陽考取了C2駕駛証,從學習到考試領証,她隻用了兩個多月時間。28日,邱女士稱,等她再工作一段時間就買車,然后駕車帶父母出游。

  ■ 綿陽市殘聯主席團副主席、聾人協會主席周建國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聽障人士戴上助聽器,距音叉50厘米范圍內能辨別聲源方向,就算聽力過關。去年11月底,綿陽市首屆聽障人士駕駛培訓正式開班,經過初篩后,有13名學員符合要求,邱女士也是第一個在綿陽考取駕駛証的聽障人士。以后,聽障人士可以直接到醫院體檢,然后到駕校報名考領駕駛証。

  堪稱勵志榜樣

  特校聽障女子學開車

  與教練用手語溝通 兩個多月考取駕照

  邱女士今年23歲,四川廣元市朝天區人。2月28日上午,她告訴記者,她在3歲時,還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說話,后來就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聽力障礙。

  平時,邱女士會戴助聽器,長大后,她在綿陽特校上班,同時,她是一名網球運動員,經常到成都訓練。在邱女士的隊友中,有很多人同樣身有殘疾,但考取了駕駛証,這讓邱女士很羨慕,她認為自己也一定能行。

  在綿陽上班時,她加入了綿陽市聾人協會。去年11月28日,綿陽市首屆聽障人士駕駛培訓正式開班,邱女士率先報名。經過初篩,她成為了首批13名學員中的一員,隨后,她到綿陽安洲駕校學習。

  “今年1月20日考的科目三,然后回家過年。2月22日考的科目四,每個科目都是一次性通過,科二和科三都是100分。科目四考過后,當天就領取了駕駛証。”邱女士說。

  那麼,在整個駕校培訓中,邱女士是如何與教練溝通的呢?對此,邱女士稱,她非常感謝駕校的教練,因為教練懂手語,而且非常耐心。

  “平時戴助聽器,教練說的我也能懂一點,但手語我更容易理解。”邱女士說,“非常感謝教練的辛苦付出,教練手語好,教得好,所以我才學得快。”拿到駕駛証的邱女士很高興,第一時間將照片傳到了綿陽聾人協會的微信群,群友們都為她點贊。

  一次圓夢行動

  量身定制培訓計劃

  教練先接受手語培訓

  綿陽市殘聯主席團副主席、聾人協會主席周建國介紹,目前,綿陽有9萬多名聽障人士,其中適齡辦駕駛証的有1.3萬余人,而邱女士成為了在綿陽考取C2駕駛証的第一位聽障人士。

  周建國介紹,早在去年6月,協會就購買了相關設備,對聽力障礙人士進行了初步篩查,並和綿陽安洲駕校取得聯系,駕校首批安排了9名優秀教練員進行專業的手語培訓,費用方面也予以了優惠。經過初篩后,13名符合要求的學員報名參加駕校培訓。

  “聽障人士學習駕駛技術與普通學員一樣,隻需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認真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善於判斷公路動態情況就行。”安洲駕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聽障人士學車更高效,除了選取優秀教練員進行專業的手語培訓外,還為聽障人士量身定制了培訓計劃,提供免費接送、根據他們的時間來安排培訓計劃等服務。

  周建國表示,以后,聽障人士如果有考取駕駛証的需求,可以直接到醫院進行體檢,然后到駕校報名參加培訓、考試,合格后就可以領取駕駛証。

  綿陽市殘聯副理事長張以鋼表示,去年以來,綿陽市殘聯聯合市衛健委、綿陽公安交警支隊、市交通運輸部門和市內有資質的駕校,著力推動聽障殘疾人申領機動車駕照相關工作,積極營造關愛聽障人士的社會氛圍,也有利於廣大聽障人士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提高生活品質。

  新聞延伸

  哪些殘疾人士可申領駕照?

  目前,公安部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証申領和使用規定》放寬了對殘疾人申領駕照的限制,在配備輔助設施、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右下肢和雙下肢殘疾、手指有殘缺、聽力有障礙等三類人員申領駕駛証。

  聽障人士申領駕照有啥條件?

  聽障人士戴上助聽器,距音叉50厘米范圍內能辨別聲源方向,就算聽力過關。聽障人士申領駕照首先由協會組織進行初步篩查、綜合評估聽力疾病,包括精神、心理因素。評估合格,會到指定醫院進行聽力測試等體檢,再進入報名程序。(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