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產業興旺視點

【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 | 產業興旺視點】

藍天下的斗笠村

陳學知
2022年02月28日15:4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周義雙是川投水務大英公司的副書記,2014年來到遂寧大英縣斗笠村駐村扶貧,一干就是8年。其他的駐村隊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周義雙卻像一顆鬆樹一樣屹立在斗笠村。他常說,自己讓農民養活了幾十年,現在趁著鄉村振興的時機,也該獻上自己的熱血和辛勞。從踏進斗笠村那天起,周義雙就立下“生也斗笠,死也斗笠”的誓言。

斗笠村位於大英縣西北部15公裡,隸屬玉峰鎮,幅員3.1平方公裡,轄4個合作社,總人口1963人,耕地面積2222畝。

周義雙查看蔬菜生長。蒲正軍攝

鳳凰李紅遍斗笠村

周義雙肩負著重任,用一腔熱血擁抱著斗笠村。他首先引進50畝稻田養蛙,隨后引進玉鑫麗景產聯式合作社入駐,開辟荒山130多畝,村民入股土地近500畝,栽植3萬多株鳳凰李樹。它們既給斗笠村添色添景,也給斗笠村增收。鳳凰李樹下套種的蔬菜一點也不遜色,海椒、南瓜、茄子、蕃茄、藤藤菜、抱兒菜以自己周期短的優勢,迅速地生長,快速地成熟,在各自的季節裡為合作社增收,為村民增收。斗笠村從此邁進了產業興村,建成以637畝鳳凰李套種各季蔬菜的核心產業,配套建設“百香果觀光園”。在具體配套實施中,不留一點余地地實施生態綠化和環境美化打造,將村裡剩余的土地分塊布局,營造四季花果飄香的亮麗景點。

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實現村民變股民的歷史性跨越。2021年,斗笠村的鳳凰李走出國門,出口泰國。村民廖開雲說他和妻子在產業園一年要掙3萬多元,村民陳志偉嫁接果樹、跑運輸一年要掙3萬多元,村民熊得之機耕一年要掙4萬多元,村民羅明武和其他村民一年的收入也不少,村民曾祥福說他的收入可以養活50多個人。村民的包包鼓起來了,村集體收入也再攀新高,2021年合作社收入達到200多萬元。

鳳凰李碩果累累。周義雙攝

同時,周義雙利用得天獨厚的四五水庫的自然資源打造“原鄉立影”鄉村旅游,實現產旅結合。

他組織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召集作家詩人藝術家來採風創作,開展網絡“百詩百書百畫百聯”有獎文藝作品征集活動,在端午節組織龍舟賽,構建兒童樂園、開辟世外桃源等。每年春天舉辦李花節,每年夏季舉辦李子採摘節。“原鄉立影”已經初見規模,文化長廊頗為氣勢,長長的水上生態棧道沿著四五水庫延伸過去,開劈著新的路子,與四五水庫形成一體,唱著美麗的歌謠,引領著游客步行游覽,引領著游客觸波抒情。垂釣觀光平台緊緊地依偎著四五水庫,引領著游客逸趣垂釣。水上生態棧道對面的彩虹橋別有一番意味,它張開熱情的懷抱迎接著一對對情侶相親相愛,迎接著一對對情侶播撒浪漫情懷,譜寫愛情詩篇。游客飽了眼福,滿足了興趣后,需要飽口福飽胃,周義雙一一給予,他調動他的同學陳麗來斗笠村開起了農家樂。農家樂的名字叫“笠影農庄”。“笠影農庄”一百平米左右,布置得頗有特色,紅磚砌的籬笆,灰色瓦造形的屋頂,拱形的木制花架院門。院外有景色,院內也不遜色,多種花卉齊聲歡笑,競爭似的比著美。院內除了花還有文化還有時代的召喚,進門可見“鄉村振興”四個大字。

“笠影農庄”樓高2層,一樓有4個雅間,每個雅間的名字都是以村裡的地名取的,分別為貓兒井、天生橋、母親寨、斗笠坡,頗有地方特色。二樓有4個雅間和一處可容納一百多人的多功能室,一套唱歌跳舞的設備靜候著村民來享用,十多張條形長桌透視著古韻、釋放著典雅。每個房間的吊燈上都有一個斗笠,展示著斗笠的魅力。潔白的牆面上一邊題寫著“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一邊挂著水墨字畫。整個農家樂都釋放著設計者周義雙的獨特見解和橫溢才華。

周義雙是一個文人,同時他又是一個開拓者、一個建設者,他的理想遠大,他前行的步代永無止境。他覺得一家農家樂遠遠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遠遠跟不上發展中的斗笠村。斗笠村在騰飛,周義雙的思想也在騰飛,他調動村民陳明香利用她家幾百平米的庭院開棋牌室,他動員村民曾休榮利用水庫邊的新建房開農家樂,打造斗笠村特色品牌,打造“星級農家樂”,擴大斗笠村的產旅業規模。另外,周義雙正規劃設計一個直徑10米的斗笠,安排村民曾祥福編制。他的目的是緊扣地情村情,用好用活斗笠圖騰,把斗笠村的標識放大無數倍,參加吉尼斯世界紀錄,建造“世界斗笠館”,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以此為斗笠村增收,以此為斗笠村添色添彩。

生態引來鳥筑巢

周義雙給採風團介紹斗笠村情況。高翔攝

斗笠村的產業鏈連接成了“彩虹橋”,斗笠村的生態宜居引人矚目。毫不夸張地說,斗笠村是一個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它擁有得天獨厚的四五水庫。四五水庫佔地1800畝。斗笠村除了水的碧綠,還有庄稼和植物的碧綠,不論是春天還是夏天,不論是秋天還是冬天,斗笠村都是穿著碧綠的盛裝。山溝地邊的野草、田地裡的秧苗、田地裡的玉米、田地裡的麥苗、田地裡的葫豆豌豆、田地裡的油菜、田地裡的蔬菜、地裡的鳳凰李子樹、山杆上的多種樹木,輪換著上演劇幕,分季分批地拉開綠色帳蔓,覆蓋著斗笠村,不斷吐露著清香,不斷譜寫著滿是綠韻的詩篇,不斷釋放著巨大的生態美,不斷制造出極高的負氧離子。巨大的生態魅力引來一群群白鷺,引來一群群麻雀,引來一群群斑鳩,引來一群群喜鵲,引來一群群家燕,引來一群群畫眉。龐大的鳥兒群體一來到斗笠村就戀上了斗笠村,從此一步也不想離開斗笠村,它們在茂密粗壯的樹上筑起巢穴,成家立業地定居在斗笠村,天天飽覽著斗笠村的美景,幸福快樂地生活著。白鷺每天成雙成對地集結在清澈的四五水庫旁,時而覓食,時而戲水,時而展開它們那潔白美麗的翅膀在水的上空、在雲的下端自由自在地飛翔。喜鵲天天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報喜。斑鳩時常在樹林裡放開歌喉唱歌。麻雀和畫眉比斑鳩奔放,比白鷺張揚,它們不只是在水庫的上方飛翔,它們組成龐大的團隊,比賽似地張開翅膀四處飛翔,有時飛翔在水庫的上方,有時飛翔在田土的上方,有時飛翔在鄉村公路的上方。

這天,況育仁的女婿高飛剛從轎車上下來,一群鳥兒就飛來棲息在況育仁院壩邊的桂花樹上,像似湊熱鬧,又像似是專程來聆聽況育仁女婿高飛那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況育仁女婿高飛在開策劃公司,在北京、成都都有公司,但妻子一懷孕,他就送妻子回娘家來養身生娃。斗笠村的生態魅力不光吸引著鳥兒,不光吸引著年輕人,也深深地吸引著老年人,在城裡跟著兒女生活了多年的老年人也紛紛回來享受斗笠村的美,也紛紛回來呼吸宜人的空氣。代自楨的老姐們跟著回來了,城裡的退休人員陳麗與她的老伴也陸續來到斗笠村。陳麗說他們開農家樂是其次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戀上了斗笠村的青山和綠水,其目的是來過世外桃源的詩意生活,其目的是來養身和養心。斗笠村確實是一個生態宜居的好地方,斗笠村確實是一個養心養肺養老的好地方。斗笠村確實是太美了。斗笠村用它特有的魅力還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居住,還會吸引更多的鳥兒來筑巢定居。

文化注入斗笠魂

是的,斗笠村確實是一個好地方,既生態又文明,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后都種有各種花卉,每家每戶的屋前房后都收拾得整整潔潔。屋裡的家具和農具像軍人一樣整齊有序地排著隊,屋裡屋外的地面像剛洗過面的女人一樣光潔亮麗,沒有一點柴柴草草,沒有一點渣子,沒有一點口水、沒有一點痰液的痕跡。改善后的水廁潔白如玉。鄉村公路上也是光光潔潔,沒有一點紙屑,沒有一點渣渣,也像剛洗過面的美麗女人一樣。這是周義雙治理有效,他用文化浸染著村民,他採取多種方式引導村民走向文明。他在斗笠村打造了一百多幅牆面畫。牆面畫上的字十分醒目,“耕讀侍家,忠孝繼世”“上侍下育,誠實守信”“奉公守法,鄉裡和睦。知恩明義,自立自強”“立家規,樹家訓,傳家訓”“講文明,樹新風”“多一分寬容和關愛,多一分謙讓和理解”隨時跳入人的眼帘,起著極大的教育作用。

產業收入讓村民沉醉。周義雙攝

這一百多幅牆面畫不但起著村風家訓教育,不但起著文明道德宣傳,同時也是村裡的一道十分亮麗的文化景觀。在利用牆面畫進行宣傳教育的同時,周義雙還在每個社選一名組長,讓組長定期對每家的收入進行統計,定期對每家每戶的衛生情況進行檢查。村委會定期對全村的村民進行鄉風文明和致富情況進行評選,對評選出來的致富能手、衛生文明家庭進行加分表揚,並將評選出來的積分情況張貼到每家每戶大門前的牆壁上,以此讓全村村民都爭當鄉風文明標兵,都爭當致富能手。

周義雙那如竹一樣儒雅的身子裡有發揮不完的工作思路,有道不完的文化。他不只是讓斗笠村成為一個外表美麗的女人,他還要讓斗笠村變成一個有文化有內涵有深度的女人。他建立兒童游樂室,裡面的布置充滿著童趣,牆上的名言格語和漫畫引領著孩子積極向上、健康成長。他在端午節舉辦“端午情·斗笠風”活動,讓整個村充滿傳統節日的氣氛,讓整個村子沸騰了起來,村民們插艾草、包粽子,他揮毫潑墨,為節日提詞,為大家寫詩。春節更是熱鬧,他不辭辛勞地舉辦文藝活動,讓村民吟詩,讓村民跳舞,讓村民唱歌,讓村民盡情地發揮各自的文藝才能,讓村民盡情釋放節日的喜慶氣氛。除此而外,周義雙還策劃成立了“斗笠鄉村藝術館”。館裡有兩把周義雙寫的書法扇面,一把扇面的題記是“客居玉峰鎮斗笠村五載有余”,另一把扇面寫的是“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這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帶著周義雙的才華帶著周義雙的傾情不斷進入村民和游客的眼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除此而外,館內還惠存了許多名家的美術作品和書法作品。這些反映斗笠村村風村貌的作品散發出濃濃的文化氣氛,彰顯著極強的藝術魅力和較大的感染力。

另外,館內還存留了一些農家古瓦罐、農具等器具,這些文物承載著斗笠村的歷史,傳承著斗笠村的精神,彰顯著斗笠村的文化。農家書屋裡的書分類上架,擺放整齊。村民們愛書如命,一本本地看后又整整齊齊地放回原位。斗笠村的村民在文化的充實下,在文化的熏陶下,人人穿得整整潔潔,個個變得精神煥發。人人言行講文明,人人待人講禮貌,相互見面都微笑點頭,都相互問好。斗笠村處處有文明,斗笠村處處有文化,宣傳牌如文化牆一樣遍布整個村子,有的是宣傳扶貧政策,有的是宣傳傳統文化,有的是宣傳鄉村振興。稻田邊,紅色大牌上寫著“產旅融合,振興斗笠”。另外,還有兩幅特別有意境特別有意義的3D畫,村委會外牆上的3D畫展現的是斗笠村的美景,美景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鐮刀的村民愜意地行走在布滿綠化充滿詩意的柵欄道上。人物栩栩如生,既釋放著斗笠的古朴美,也展現著斗笠村村民置身在仙境中的幸福生活。另一幅是一個村民左手握著葫蘆,右手握筆寫福。其寓意是福在手中,但要靠自己掌握,但要靠自己描繪。

富饒連了線

是的,幸福圍繞著斗笠村的村民。家家戶戶住著別墅一樣的房子。鄉村公路接到每家每戶的家門口,人人出門不濕腳不沾鞋,像城裡一樣干淨。走爛泥路已經成為歷史,貧窮落后已經成為過去。藍天白雲下的斗笠村一天比一天富裕,小轎車一天比一天多,一輛比一輛高檔。鳥兒在天上飛,轎車在鄉村公路上馳騁,鳴笛,宣揚著富裕,彰顯著繁華 ,得意而又幸福地奔馳而來又奔馳而去。每輛車都是帶著希望而出,載著滿滿的收獲而歸。農閑和傳統節日這些轎車會帶著家人進縣城逛省城,帶著家人旅游購物,帶著家人走親竄戚,其樂融融。富饒已經連了線,光纖線、電路線像人體的筋絡一走進每家每戶,不斷滿足著村民,不斷輸送著幸福。村裡家家戶戶都購買起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張張笑臉在燈光的映照下變得更加的美麗,變得更加的動人。政府的關愛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指數。女人們穿著時髦的衣服,哼著歌兒在天然氣灶上炒菜,用電飯煲煮飯,用電壓鍋燉肉。她們的臉上煥發出幸福的紅暈。60歲以上的老年人領著養老保險和高齡補貼,人人享受著城鄉醫療保險,住院治療費像單位上的人一樣同樣享受報銷。孩子們享受著義務教育不說,天天上學放學有車送有車接。幸福生活陶醉著斗笠村的村民們,富裕的流雲飄揚在藍天白雲下。村民們包裡的錢多了,生活質量也隨著提高,他們喂的雞鴨他們喂的雞下的蛋不再提到街上去賣,都是自己吃,靠養雞養鴨換油鹽的日子早已記錄在村史本上。在斗笠村處處可見殺雞宰鴨,處處可見色香味美的佳肴。村民們既會生活,也會享受,忙完地裡的活路,他們會到村委會的歌舞廳K歌跳舞,他們會聚集到村委會旁邊的疏菜分裝點聊天說笑,打牌。

周義雙網絡推銷蔬菜。蒲正軍攝

83歲的代自楨老太太每天穿著時新的服裝,邀上她的老姐妹,步伐輕快、精神飽滿地來到疏菜分裝點來與鄉親們聊天。她總是重復地對大家說周書記救了她,把她從破爛不堪的房子裡救了出來。她總是重復地對大家說周書記經常陪她,經常關心她,把她當親人當母親,在她患白內障的時候,周書記天天燉起肉給她送去。她總是重復地笑著對大家說,國家真好,政府真好,出2萬元給她修建了新磚房。她總是重復地笑著對大家說,現在的日子真好,吃也吃不完,穿也穿不完,用啥啥都有。她總是重復地笑著對大家說,現在無憂無慮,幸福的生活像芝麻開花一樣一節比一節高,幸福的生活像甘蔗杆一樣一節比一節甜。說后,她哈哈地笑著說她真想活一百歲。

曾休榮亮著他那洪亮的嗓門笑著對大家說,現在的生活比過去的生活好幾萬萬倍也不止,天天都像過年一樣,餐餐桌上都是酒肉飄香。說著拍著他那胖胖的身體說他已經長到140多斤了,該減得肥了。

大家聽后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后你一言我一語的又說起來,說李少兵和廖瓊英兩個單身原來是斗笠村的兩家貧困戶,在精准扶貧的春風中脫了貧,現在兩個單身組合成一家,每天做木工活的收入就有好幾百元,和大家一樣富裕。

廖開榮說我們要感謝政府,我們要感謝周書記,我們斗笠村在周書記的帶領下從零到有、從窮到富,人均收入從零增長到兩千元,又從兩千元增長到兩萬兩千元。

尾聲

村民們聊著、笑著,村廣播裡的優美旋律不斷擴展著村民們的幸福,不斷增強著村民們的笑聲。

周義雙介紹助推鄉風文明情況。漆勇攝

鄉村振興的春風吹綠了一春又一春。

斗笠村在周義雙的著色下,變美了、變富了。美麗而又富饒的斗笠村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贏得了當地人民群眾的認可,引來了眾多媒體的關注,近年來先后榮獲四川省和遂寧市兩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川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遂寧市“水美新村”“鄉村人才振興示范村”、大英縣“優秀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在斗笠村戰斗了8年的周義雙現在已經58歲,他仍然堅持在一線,起早貪黑地在斗笠村的田間地頭奔忙,他的皮膚被太陽晒得越發的黝黑,他的每日三餐沒有條件沒有時間改善,一碗剩菜、一盒方便面就是一頓美餐。村民們的身體被充足而又豐富的營養補充壯了,而他的身體卻越來越清廋。父親的百歲生日,周義雙卻陪著代自楨老太太過80歲生日﹔在外孫女兒住院的時候,他卻幫著村民沿街叫賣蔬菜﹔在妻子盼他歸來的日日夜夜,他卻為斗笠村的產業發展而勞心費神而奔波勞累。周義雙對得起斗笠村的山山水水,對得起斗笠村的老老少少。還有2年他就要退休了,他說,自己會站好最后一班崗。

周義雙雖然不是決策者,但他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強信念,一定會帶領斗笠村的村民走向更加輝煌更加燦爛的明天。

 

【作者簡介】

陳學知,女,曾任巴金文學院創作員,四川省文學扶貧和書生網簽約作家、大英縣文旅專家。著有長篇小說《到處都是受傷的心》《夢寐》《山灣人家》《卓筒井傳奇》《愛你》《凌娜》《白羊》《陳家灣》和中短篇小說集《鄉妹》《桃園故事》《冷屋》《不要以為我愛你》《茉莉花開》《桃花一笑滿世春》等14部文學作品。時有中短篇小說、散文在報刊雜志、起點中文網、中國作家網、晉江文學城等大型文學網站發表。長篇小說《愛你》、中短篇小說集《情韻》和電視劇本《余宜》被多家網站轉載。長篇小說《陳家灣》被四川省委宣傳部列入四川省2017-2021年精品生產規劃,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入《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同時評為重點讀物。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