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達州稅務這樣干

1月18日,達州市稅務局2022年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系統總結2021年稅收工作及黨史學習教育,深刻分析形勢,科學謀劃思路,研究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1年,該市稅務系統按照上級一系列重要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埋頭苦干、篤定實干、科學巧干,立足高遠抓收入、著力高新強征管、堅持高效優環境、聚焦高端抓治理,交出了一份“最漂亮的答卷”,實現了“十四五”達州稅收事業良好開局。
以站位謀定位,稅務影響力顯著提升。始終把減稅降費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職能作用,確保政策紅利精准直達市場主體。2021年,新增減稅降費約9.7億元,為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辦理緩繳稅款3840萬元。積極創先爭優,奮勇爭先,達州市稅務系統新增省部級榮譽10項次、地廳級榮譽27項次,獲得各級領導批示38次,相關工作被稅務總局《每日要情》刊用6期,被媒體報道900余次。
以黨建帶隊建,黨建引領力顯著提升。聚焦重大改革、重大戰略、重大部署、重大項目,創新開展黨委理論中心組“實踐學習”活動﹔建立局黨委、機關黨委、支部“三級聯動”責任清單以及紀檢組、機關紀委、支委紀律委員“三級協作”監督流程,促進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主體職責相統一、相融合,黨建工作成為市直部門一面旗幟。
以治數強治理,稅費治理力顯著提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意見方案,優化“3+N+M”稅收征管模式,推行“3+7”重點行業規范化管理,扎實推進達州市稅務系統征管方式創新轉型升級﹔市委、市政府辦首次將稅費共治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和2021年改革台賬,推進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稅收管理。
以服從優服務,稅務服務力顯著提升。創新服務資源供給側改革,構建以“稅費服務支持中心+征納互動平台+12366熱線+智能辦稅服務廳”四位一體的納稅服務新格局,實現由“通答到通辦、咨詢到解決,問辦一體”的轉變,節約辦稅時間20%以上﹔發放各類銀稅類貸款10.75億元,惠及企業1509戶次﹔建成“天府·稅郵驛站”150個,免費寄遞發票、文書8.1萬件,減免費用65萬元。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綜合得分在達州市39個部門中排名第8,營商環境納稅指標位居四川省第6位。
以整風揚新風,隊伍凝聚力顯著提升。聚焦正風肅紀,剎歪風、端學風、轉作風、育家風、樹新風,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釋放出讓出力者出彩、有為者有位的強烈信號。對196名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等專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記功嘉獎、表彰20名達州市第一屆“最美稅官”、40名“達州稅務新青年”、23名優秀軍轉干部、17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進行表彰﹔5名同志在四川省第五屆機關公文寫作技能大賽中獲獎6項,1名干部勇奪全省“智稅”競賽精英集訓賽個人第一名,3名干部在全省和全國稅務系統社保非稅類大比武中斬獲佳績。
以保障促保穩,職工獲得感顯著提升。堅持民心至上,聚焦基層基礎,積極解決基層經費困難問題,開展“溫心潤稅”心理關愛行動,切實保障基層運轉及干部職工合法利益,成功化解處置最長達13年共計7件信訪積案。
會議強調,2022年,堅持和加強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局黨委“1345”工作思路:始終錨定達州稅收現代化走在全省稅務系統乃至全國稅務系統前列這一戰略目標,傾力抓基層、打基礎、練基本功,全力建設黨建引領示范局、改革創新先行局、服務執法樣板局、干部培養標兵局,奮力提升政治力、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凝聚力,為推動達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貢獻稅務力量。
進一步履行主責,在引領上求突破。堅持黨建帶隊建、隊建強業建,以“黨建引領示范局”建設為抓手,切實抓好黨務、干好稅務、帶好隊伍,構建黨建業務融合新格局,形成“黨旗紅”與“稅務藍”交相輝映的生動局面。
進一步聚焦主職,在質效上求突破。切實強化收入任務觀念,堅持向提高站位要收入、向稅種比對要收入、向政策分析要收入、向優化管理要收入、向稅收共治要收入、向壓實責任要收入,妥善處理好減與收、管與服、質與量、條與塊、近與遠、執法與監管的辯証統一關系。
進一步做強主業,在改革上求突破。以“改革創新先行局”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數智創新驅動新引擎,在“3+N+M”改革方案落地見效基礎上,繼續按照“分類+分級”“行業+專業”“管事+管數”“稅種+鏈條”“信用+風險”“專治+共治”“虛化+實化”的原則,在稅務執法規范性、稅費服務便捷性、稅務監管精准性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進一步突出主題,在滿意上求突破。以“服務執法樣板局”建設為抓手,堅決扛牢減稅降費政治責任,持續優化稅費服務,著力實現服務發展大局新作為,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
進一步抓優主體,在活力上求突破。堅持“嚴管就是厚愛”的工作總基調,以“干部培養標兵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優化全系統干部隊伍結構、營造良好的干事環境,著力搭建人才隊伍培養新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稅務鐵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