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人類活動退出 生態持續修復

成都,給熊貓“不打擾的溫柔”

2021年11月29日07:36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給熊貓“不打擾的溫柔”

  紅外相機鏡頭下的猴群

  科學監測

  布設攝像頭、紅外相機300余個,拍攝野生動物有效照片18萬余張,有效視頻4.8萬個

  生態搬遷

  從核心區遷出原住民52人,修復大熊貓棲息地5萬畝,清理退出小水電34個

  近日,一則視頻影像沖上熱搜: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片區,一隻成年大熊貓坐在鏡頭前安靜地吃著竹葉,一個小時后才悠閑地離開。第二天,距離此地5公裡左右的紅外監測相機也拍攝到一隻成年大熊貓路過的身影。畫面中,還有兩隻黑熊,在鏡頭前不停地打鬧、嬉戲玩耍。

  對這些鏡頭前的景象,管護站的工作人員早已習以為常。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成都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也進入了新階段。今年以來,成都為大熊貓修復棲息地5萬畝,人類活動退出山林,在水電站、礦場、獵槍消失的同時,更多的保護措施來了,更多山林裡的“主人們”回來了,生物多樣性也更加豐富。

  實施系列生態保護修復手段

  珍稀動物回來了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來回踱步的雪豹、成群的扭角羚……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崇州管護總站,副站長王磊翻動著電腦中紅外相機傳回的珍貴畫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距離成都城區這麼近的地方有雪豹。”王磊有些興奮,“這可是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根據紅外相機的記錄,去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在同一區域內,多次拍攝到雪豹活動畫面。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隻雪豹多次巡視自己的領地,在鏡頭前嗅聞地面,時間長達兩分鐘。今年1月16日凌晨3時30分,一隻雪豹再次出現在鏡頭中,它步伐敏捷,優雅地從鏡頭前經過。

  王磊介紹,對於雪豹,要有充足食物比如岩羊,還要極少受到外界干擾,有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它的存在可以體現整個片區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

  實際上,“進來”的不僅是物種多樣性,還有背后一系列生態修復保護手段。

  “拿我們總站來講,不僅實施生態工程、保護設施建設,還要兼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以及對進入保護區域的驢友等進行勸阻,減少人為干擾,保障野生動物有一個自由生活的環境。”王磊說。

  試點以來,成都科學整合范圍內原有16個保護地及其管理機構,完成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4個管護總站和28個管護站組建工作,構建“管理分局—管護總站—管護站”三級管理體系﹔採取日常巡護與聯合巡護相結合的方式,在重點區域、重點地段、重點部位和重點時間節點開展巡護,共開展日常巡護1633次,專項行動52次,切實加強范圍內人為活動管控。

  更多強有力的保護手段來了——成都專門為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置了專業法庭,通過跨區域集中管轄方式,充分發揮專業審判的優勢,集中審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所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地環境資源案件,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機制,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司法保護共治新框架。

  更多的科普教育也來了——片區內,共建自然教育基地12家,開發《大熊貓科研知識問答》《奇妙的鳥類》等自然教育手冊,採取“線上線下聯動”形式開展各類自然教育活動82場,逾62萬人參與其中。

  關停小水電、人類活動退出……

  自然美景回來了

  “消失多年的小飛水瀑布又回來了!”望著眼前的嘩嘩水流,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管護總站副站長曾澤軍發出感慨。

  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關停小水電帶來的成效。今年9月底,成都大邑縣開展了該縣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的水電退出工作。一共有18家小水電並網線路被斷開、14家小水電取水口被封堵。消失多年的小飛水瀑布、水柴溪瀑布與大飛水千年飛瀑的景觀重現成都西嶺雪山。

  關閉小水電之前,曾澤軍幾乎已想不起曾經“小飛水瀑布”的樣子。他回憶,這些電站基本建成於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水電站引水蓄積后,小飛水瀑布的水越來越小,並漸漸消失不見了。伴隨著小水電站的關停,山上一些消失的景觀再現了:落差300多米的大飛水瀑布﹔落差150米,但寬度能達到60~70米的小飛水瀑布……曾經的涓涓細流變成了湍湍急流。

  記者了解到,為夯實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本底,還原國家公園“原真性”,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制定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36個小水電退出計劃,9月底已有34個小水電退出公園。

  退出的不僅是水電站。大熊貓國家公園回龍溝管護站站長張宣在20年間見証了許多變化:山裡水電站、礦場、獵槍消失,保護區面積擴大了、生物種群也更豐富了。“以前打槍的多,很多動物都看不到了,現在野豬隨時可以看見,黑熊也會下山來找吃的,在社區也能發現很多野生動物的痕跡。”

  一批人也搬離了自己生活的土地,為大熊貓騰挪空間。按照“人退貓進”原則從核心區遷出原住民52人。退出核心區后,入口社區則通過融合熊貓保育、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后勤保障、熊貓特色旅游等功能,帶動經濟發展及社區綜合治理,實現共建共享和可持續發展。

  早在2014年,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就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在都江堰市龍池鎮虹口社區、飛虹社區等社區建立了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社區群眾自發組成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巡護隊,參與到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中來。

  接下來,成都還將繼續探索原住民參與生態保護的利益協調機制,設置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社區大熊貓棲息地保護聯盟等,推動共建共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線探訪

  人工修建洞穴

  為動物繁育提供庇護場所

  “有成效!看來它們已經完全適應洞穴了!” 看著野生動物在人工洞穴內活動頻繁的照片,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龍池管護站站長朱大海有些興奮。

  2020年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合作,開展了大熊貓野外產仔洞人工洞穴建設及后續紅外相機監測項目。目前建成的6個人工洞穴,為大熊貓及其同域動物生存繁育提供了有效的庇護場所。

  “從我們多年的監測來看,這個區域內很少有天然形成的岩洞,野生動物想在野外找到洞穴很難,包括樹洞在野外都發現得很少。”朱大海說,基於這個情況,才想到通過人工輔助修建了一些野生動物的洞穴。

  野生動物人工洞穴建設項目,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屬於首創。尤其是在大雪覆蓋的冬季,人工洞穴更是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庇護所。

  近期,龍池管護站和科研保護科工作人員對人工洞穴紅外相機進行了數據收集整理,發現近一年裡,大熊貓、四川羚牛、川金絲猴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很好地利用了這些洞穴。(成都日報記者 王琳黎 圖據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