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李凱:

成都高校走出的駐村第一書記 帶領全村816名貧困村民脫貧

2021年11月29日07:48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高校走出的駐村第一書記 帶領全村816名貧困村民脫貧

  2021年2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四川涼山昭覺縣三岔河鎮三河村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駐村第一書記李凱作為三河村代表,身著民族服裝,接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

  出生於1990年的李凱,本科就讀於西南石油大學,畢業后又攻讀了學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018年6月底,李凱作為四川省選派的綜合幫扶工作隊隊員之一,第一次踏上大涼山這片土地。在李凱的帶領下,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全村816名貧困村民全部脫貧。

  今年5月,第25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評選結果揭曉,李凱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今年11月5日,李凱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老百姓的真誠

  讓我相信困難都不是事

  2018年6月,四川省委組織部選派李凱到涼山昭覺縣參加脫貧攻堅工作,自此李凱為大涼山扶貧工作四處奔走忙碌。2020年2月,因工作能力出色,工作成效顯著,昭覺縣委調整他任三河村第一書記。

  三河村是昭覺縣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貧困發生率達46.47%。以前的三河村,處處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進出村的小道坑坑窪窪,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土豆、苦蕎等傳統農業,來源單一不穩定。

  談起剛參加扶貧,李凱回憶,盡管去之前自己已經做足了心理建設,但當地的貧困狀況還是讓他失眠了一周,“剛來時,村裡全是土坯房,我們隊員住的地方沒廁所、沒廚房……條件很艱苦。”不過,當地老百姓的真誠、淳朴和熱情讓他倍感溫暖,這讓他相信“眼前的困難都不是事”。

  修柏油路、找穩定水源

  全村816名貧困村民告別貧困

  到村裡后,李凱同縣鄉村三級干部一道規劃建設9個易地搬遷安置點,152套安全住房,惠及816人﹔在13公裡外找到穩定水源,實現安全飲用水入戶,徹底結束了老百姓背水吃的歷史﹔建成了9.6公裡的通村柏油路,20.3公裡通組入戶道路,為老百姓解決出行難和農產品優質難變優價問題﹔利用捐贈資金在全村規劃建設4處幼教點,90余名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與城鎮幼兒園一樣的設施﹔全村老百姓均實現簽約醫生服務,貧困戶醫療保障實現100%,徹底阻斷了因病致貧。

  2020年,全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1245元,比2015年的2284元增長了近4倍。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全村816名貧困村民全部脫貧。現在的三河村,是四川省1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之一,是長征干部學院實踐教學點,也是全國首批脫貧攻堅考察點。

  如今,李凱在三河村又開始了一段新的征程。他希望當代大學生們能在學校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基層建設盡自己一份力量,李凱說道:“基層大有可為,鄉村最需要人才,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基層的建設,鄉村發展才有希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