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產業協同開新局 成渝兩地共建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

2021年10月23日07:56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渝兩地共建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

  成都造神龍汽車生產線 成都日報記者 魏麟瀟 攝

  今日關注: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新空間

  到2025年力爭成渝兩地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行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應用基地

  數字新生態

  通過共建工業互聯網一體化公共服務平台,推進傳統產業數據資源的採集、整合、共享和利用,推動大數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不同行業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從而釋放大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變革作用

  金融新高地

  未來將全面增強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完善成渝地區區域金融市場體系,合力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深化跨境跨區域金融合作,促進各類金融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

  “十三五”以來,成渝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產業體系日漸完善。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成渝地區要以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鏈重塑為契機,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強化機制創新,優化、穩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戰略定位中,《規劃綱要》明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培育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從發展目標來看,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全面形成,現代產業體系趨於成熟。對照這一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效?成都相關產業該如何把握這次歷史性發展機會?就此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合力培育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力承接產業轉移、整合優化重大產業平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規劃綱要》明確,要整合提升優勢產業,加快補齊關鍵短板,增強全產業鏈優勢,形成特色鮮明、相對完整、安全可靠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提升重慶、成都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推動都市圈外圍地區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等產業,形成研發在中心、制造在周邊、鏈式配套、梯度布局的都市圈產業分工體系。

  其中提到的“研發在中心、鏈式配套”的產業分工體系已經在成德眉資四地的汽車產業中展開。越來越多的“成都造”汽車使用“德眉資造”汽車零部件。“我們以成眉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合作為突破口,共同打造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為重點的產業聯動區。”眉山市經信局副局長黃琪告訴記者,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越來越多的眉山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和成都整車展開合作,打開了產業發展的新空間。

  對此,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馮輝軍深有感觸。這家資陽企業可以生產擋泥板、車門板、中控台等上萬種汽車塑料零部件。“我們去年給沃爾沃、大眾等幾款熱銷車型做定制配件,訂單同比增長了10%。為增加產能,公司今年還特意新增了7台用於生產的新機器。目前公司產能的七成供應成都市場。每天至少要發12趟物流車到成都經開區,為整車車企提供定制配件。”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兩地通過聯合開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攻關,聯手打造車聯網和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等應用場景,聯手推進氫燃料應用示范,聯手推動兩地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互配互供等舉措,到2025年力爭兩地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行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應用基地。

  成都市經信局汽車產業處處長文彬表示,圍繞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依托成渝兩地產業基礎,以成都平原經濟區為腹地,帶動成德眉資以及周邊產業發展,共建汽車產業利益共同體,打造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合力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除了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國家還對成渝地區制造業提出了“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期待:以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為主攻方向,共建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聚焦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能源裝備、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數控機床、摩托車等領域,培育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此前,成都已獲批成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聯合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此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又一關鍵詞。《規劃綱要》明確,成渝地區將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合力打造數字產業新高地、積極拓展數字化應用、全面提升數字安全水平。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層面的問題,它還面臨很多融合層面的問題。比如長三角一體化也好,粵港澳大灣區也好,或者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其實大家都得打造兩個東西:一個線上的,一個線下的。所以我們講,數字化的成渝,可能是未來評定這個雙城經濟圈融合程度的一個關鍵。”在經濟學家、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看來,下一步的關鍵,是成渝地區融合打造一個數字化的最好生態。

  馬光遠表示,進入數字時代,知識傳播的成本在急劇降低,這是推動全球融合的一個關鍵。“我從來不擔心技術層面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最關鍵的是你的公共政策有沒有競爭力、你的產業對接能不能因地制宜,這可能比什麼都重要。”他指出,全球未來的競爭就是產業生態的競爭,因此一定要營造一個很好的生態。

  記者看到,此次印發的《規劃綱要》中特別提出,圍繞產業發展需要,推動共建成渝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區域協同公共服務平台和服務體系,構建全國領先的“5G+工業互聯網”生態。支持聯合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支持四川省和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成渝地區成為繼長三角之后第二個跨省級行政區域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其中一個關鍵環節是,通過共建工業互聯網一體化公共服務平台,推進傳統產業數據資源的採集、整合、共享和利用,推動大數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不同行業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從而釋放大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變革作用。

  在這方面,成都已經開始了嘗試——今年6月28日,在首屆成都都市圈產業生態建設企業供需對接雲共享大會上,成德眉資四城共同啟動了“成都市工業互聯網供需對接平台”。“以產業供需為核心,以創新供需為牽引,以要素供需為保障,以服務供需為支撐,以市場供需為延伸。搭建‘五維’供需橋梁,匯聚‘全面’供需信息。”成都市工業互聯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介紹道。

  在數字經濟領域,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則是一塊規模更大的“蛋糕”:今年1月至6月,川渝兩地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1071.9億元,其中重慶4590.4億元、四川6481.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0065.7億元,同比增長19.8%,成為成都首個產值破萬億的產業。《規劃綱要》也提出,合力打造數字產業新高地,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打造“雲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培育超高清視頻、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文創等創新應用,聯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代表性企業極米科技為例,短短8年,它就從一家初創公司迅速成長為科創板上市企業,上市首日公司市值超過200億元。如今,依托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極米科技將建成以成都為總部基地,輻射宜賓等地的產業圈,助力四川光學領域上下游生態及產業規模化加速形成。

  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我們與成都天一公司合作了多屆展會、上百個品牌,結合成渝兩地商戶資源互享和高頻互動,現已服務約6萬用戶。”重慶華墨會展公司總經理徐敏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深耕重慶市場的同時,已把重慶地區知名的會展——華夏家博會開到了四川。華墨會展公司打造的華夏家博會堅持實現用戶“一站式”家裝採購需求,深耕重慶市場8年來,已累計服務用戶近40萬戶。

  據了解,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打造會展業聯盟,在今年8月27日舉行了第一次聯盟會議,首批旗艦聯盟會員企業共20家。會展聯盟參與方均表示,將合力打造成渝會展經濟產業帶,實現雙城會展業的互惠、互利、互贏。同時,加快培育和發展成渝兩地會展品牌,優化整合成渝兩地會展產業,共同打造全國會展新高地,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能。

  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成渝地區的聯動將不隻在會展業。《規劃綱要》明確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提升商貿物流發展水平、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具體來看,成渝地區將推動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引導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服務環節,推動生產服務型企業創新服務供給,提升制造業服務化水平和全產業鏈價值﹔強化重慶、成都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合力建設國際貨運中心等。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事實上,多年來成渝兩地一直在致力於金融中心的打造。此次,《規劃綱要》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在全國乃至全球金融中心中,西部金融中心將加速崛起。

  持有重慶銀行儲蓄卡的客戶,在成都銀行的網點櫃台可以辦理現金存取和轉賬業務——這樣的場景,是成渝兩地金融機構互相協作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成渝兩地金融業融合共建的步伐加快。記者統計發現,成渝兩地共簽署了超過10個合作框架協議或合作備忘錄。其中,2020年6月,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簽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備忘錄》、四川銀保監局和重慶銀保監局簽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備忘錄》、重慶証監局與四川証監局簽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合作備忘錄》……“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精神,堅定以《規劃綱要》為指南,加快推進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昨日,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全面增強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完善成渝地區區域金融市場體系,合力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深化跨境跨區域金融合作,促進各類金融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成都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主要任務,努力建設金融機構集聚中心、金融市場和交易中心、金融科技和后台服務中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投融資市場,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快提升西部金融中心能級位勢。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表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渝兩地應該通過合作、融合、創新來形成一體化的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助推成渝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成都日報記者 程怡欣 劉泰山)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