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寶藏姐姐” 會彈琴會跳舞 現在還教普通話

清江西路社區活動室,65歲的何麗玲正在與舞蹈隊進行排練
編者按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當今社會,很多老人不再滿足於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他們更渴望老有所為,在奉獻中體現價值,作出新的貢獻。
在成都,就有著這樣一群老人,他們年已遲暮,卻仍然奔走於大街小巷、社區院落,發揮專長、燃燒余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演繹著自己晚年的精彩。
昨天是重陽節,本報推出“老有所為 精彩人生”報道,帶你走近幾位熱心公益、服務群眾的老大哥、老大姐,講述他們的故事。
65歲的何麗玲沒有想到,自己當了幾十年的特級教師,退休了還要重新考個“教師資格証”。這次這個証全稱叫“公益教師資格証”,為了在社區開班教普通話,她必須持証上崗。
溫婉漂亮,年輕有活力,何麗玲的形象與她的年齡並不相稱。她曾是幼兒園園長,愛好樂器、舞蹈,會揚琴會主持,是一個“寶藏姐姐”。退休后她和老伴居住在清江西路社區,女兒生活在北京並不需要操心,於是她開始參加社區文體活動,並慢慢地成為“領導層”,就在今年,她被推選為清江西路文體協會副會長,負責日常管理,還要帶隊參加各種比賽、活動。
最近一段時間,何麗玲又攬了個新活——教普通話。剛開始是有幾位合唱隊的阿姨找到她,說感覺自己音准音色唱腔都挺好,但張口就是“川普”,太影響演唱效果了!何麗玲經常當主持人,普通話標准,希望她能指導一下。“我們孫兒也嫌我普通話不好,給他聽寫要被笑。”“我出去旅游,說的普通話人家都聽不懂。”一石激起千層浪,何麗玲這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人想學普通話。跟社區商量之后,社區支持她開個班,但就是要到區上考個証,持証上崗。
“我肯定沒問題,都不用准備,一考就過。”何麗玲驕傲地拿出自己的資格証,有了這個証她就可以在青羊區范圍內上課了,好多社區都在聯系她,都有這個需求。“我們這一代人很多小時候都沒有接觸過拼音,現在雖然老了,但學習熱情很高,我就從頭開始教,讓大家都能自信開口,說出標准的普通話。”何麗玲表示。
除了文藝方面的特長,何麗玲還特別擅長管理,組織能力一流。走進清江西路社區活動室,舞蹈隊的排練正在進行,退休阿姨們身段美妙,還能下“一字馬”,舉手投足韻味十足。為了讓大家找到中國舞的感覺,何麗玲請來了一位特邀導師,蒲江川劇院的退休演員,也是清江西路的居民。在川劇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的范兒越來越足,舞姿越來越美。
“我覺得我一點兒都不老,充實的生活讓我非常快樂。”何麗玲說其實她也不是個例,像她這樣的“老人”如今越來越多,他們退休后不甘心賦閑在家,總想著為社會貢獻余熱。熱愛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她保持年輕的秘訣。(成都日報記者 楊甦 攝影 李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