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高新西區首個濕地公園建成開放

2021年09月25日08:28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只是公園還能每天淨化6萬噸水

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在提供休閑觀光場所的同時,也承載了水質淨化、雨洪調蓄等功能。

潺潺流水、空中飛廊……9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目前,成都高新區第3個濕地公園、高新西區首個濕地公園——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已建成開放。

據了解,西區中水濕地公園位於高新西區芙蓉大道和西源大道交匯處,是西區污水處理廠的配套濕地公園,佔地面積約8.79萬平方米。該公園是集“海綿公園、科普教育公園、功能性公園”為一體的城市綜合綠色基礎設施,能夠實現“雨洪調蓄、廢水淨化再生、生物多樣性修復、科普教育和藝術化體驗”等多重價值,一個顏值、功能兼備的“城市綠心”盡顯生態魅力。

有顏值

20余種水生花草植物

呈現四季不同景觀

從高新西區芙蓉大道四段走進西區中水濕地公園,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粉色的美人蕉,在湛藍的天空下熱烈地綻放。再往深處走,花葉蘆竹、蘆葦等植物也都大面積呈現,一眼望去,藍綠交織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在公園裡,綠化景觀豐富多彩,從欒樹、櫻花、紅楓等高大喬木,到睡蓮、菖蒲、芡實、荷花等20余種水生花草植物,西區中水濕地公園裡種植了多種不同種類的植物。漫步在濕地花田中,騰空而起的彩色高架觀景廊道與蜿蜒曲折的親水棧道相結合,可以欣賞到一幅清泓環繞的美好畫卷。種類豐富的植被覆蓋,將讓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在不同季節能夠呈現出不同美麗景觀,為市民提供更為豐富的休閑觀光體驗。

“這個公園面積很大,景色宜人。”住在附近的居民張女士和家人一起到公園玩耍。讓她更驚喜的是,公園內對每種植物都進行了文字介紹,還對什麼是“人工濕地”“濕地植物”進行了科普,“宜學宜游,非常適合帶孩子過來。”

有“魔力”

每天淨化水約6萬噸

助力節能減排水環境治理

不僅是觀光公園,西區中水濕地公園更是水環境治理好幫手。

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在提供休閑觀光場所的同時,也承載了水質淨化、雨洪調蓄等多重功能。據悉,公園採用下流式預埋微生物垂直流人工濕地方案,利用礫石、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進行處理並以岷沱標准為出水標准。

記者了解到,西區中水濕地公園採用新型生物質填料,其主要成分為硅、鋁、鈣、鐵、鎂、鈉和錳等十幾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還有少量未燃盡的碳,多孔質輕,且持續向濕地釋放碳源,促進總氮污染物的去除,材料比表面積高達15㎡/g,抗沖擊負荷,易於吸附污染物,有效降低水體中總磷濃度,填料上生物膜存在合理的梯度分布,淤泥齡長,具有良好的生物親和性。

此外,公園裡的水池均鋪設了砂石並種植了水生植物。“它們將通過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等方式,有效淨化水質。”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每天能淨化約6萬噸水。

“人工濕地可以美化景觀,改善環境,並為野生動物提供生境。濕地植物根系發達可對濕地床層內部泌氧,同時為微生物提供附著點輔助污染物的去除,落葉層有助於控制臭味,並在冬季形成絕熱層使基質免受霜凍。”該負責人表示。

未來,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將為清水河等沿途水系綠地鏈項目提供大量優質環境景觀用水,更為成都高新區節能減排、水環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新聞鏈接

大力推廣“中水+濕地公園”建設模式

除西區中水濕地公園外,成都高新區還已建有肖家河中水濕地、中和濕地公園等。各個濕地公園鑲嵌園區之中,為成都高新區帶來更為完善的水環境,也促進了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公共服務更加均衡、產業發展更加綠色。

其中,作為成都市首個中水濕地,2013年建成投用的成都高新區肖家河中水濕地位於劍南大道西側,佔地面積約110畝,分別為錦城湖、國際社區公園、鐵像寺水街、大源中央公園等城市綠地水系和道路沖洗提供優質景觀用水,是城市水系綠地鏈的重要樞紐。此外,2020年5月建成開園的中和濕地公園作為錦城綠道中和濕地段,建設有綠道3公裡,是濕地湖泊與城市公共空間交融呼應的城市綠核。(記者 吳怡霏 攝影 張青青)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