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人事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巴渝文脈  源遠流長(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常碧羅  姚  於
2021年09月14日07: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石碑。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

  走進重慶渝中半島,長江、嘉陵江在此交匯,如月牙般環抱。跨江眺望,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矗立於主軸線上,組成城市標志性建筑群。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前身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2000年,為承擔三峽文物保護工程大量文物搶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05年新館正式開放,2008年入選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由主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重慶宋慶齡紀念館、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和涂山窯遺址5個場館組成,館藏文物11.6萬件/套、古籍善本2萬余冊。主館常設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巴蜀漢代雕塑藝術、歷代瓷器、歷代書畫、歷代錢幣等展覽。作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博物館年均服務觀眾超300萬人次。

  青銅重器,訴說神秘巴國

  走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的烏楊闕。闕是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義的樓觀建筑,常左右成對。這對東漢石闕出土於重慶忠縣烏楊鎮將軍村,造型挺拔巍峨,闕身及樓部雕刻有青龍、白虎、鳳鳥等紋飾,是目前重慶和川東地區唯一保留有子闕的石闕。

  在博物館一樓的遠古巴渝展廳,可以看到著名的“巫山人”左下頜骨化石。這塊化石1985年出土於巫山龍骨坡遺址,年代為距今200萬年左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為探索東亞地區人類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巴國是巴渝地區的一個神秘古國。據文獻記載,巴人參加了討伐商紂王的戰爭,因功封爵,成為周朝的藩國。學者們推測這時的巴人居住在鄂西地區或江漢平原上。春秋時期,巴國在與楚國的戰爭中失敗,被迫向三峽地區撤退,建立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巴國。巴人在學習外來先進青銅文化和自行探索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了數量眾多的巴國青銅器,戰國虎鈕銅錞於便是其中的珍品。

  “1989年我大學畢業,同年這件寶貝在萬縣地區甘寧鄉(今重慶萬州區甘寧鎮)出土,可以說,它和我在博物館的‘工齡’是一樣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博研究員彭學斌笑著說。

  “這件錞於是在水壩泄洪時被發現的,當地人一度認為它與三國時期東吳大將甘寧有關,但經過考証,發現它比甘寧還要大幾百歲,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重器。”彭學斌介紹,錞於為古代打擊樂器,始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戰國至西漢前期,在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地區都有發現,尤以巴人故地發現最為集中,堪稱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青銅樂器。

  此錞於重約30公斤,鈕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盤內虎鈕周圍分布著五組紋飾,分別為:椎髻人面紋、羽人擊鼓與獨木舟紋、魚與勾連雲紋、手心紋、神鳥與四葉紋。“它造型厚重,音質優良,有‘錞於王’之美譽。”彭學斌說,虎形鈕是巴人虎崇拜的例証,虎鈕周圍的紋飾也帶有巴文化的特征,其中的羽人擊鼓與獨木舟紋被選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外牆浮雕的中心圖案。

  戰國鳥形銅尊也是一件頗具特色的青銅器。它出土於涪陵小田溪巴人貴族墓地,整體呈鳥形,具有魚嘴、鷹喙鼻、獸耳、鳳冠、鴿身、鴨腳等特征,通體飾細密的羽紋,專家判斷羽紋上原來嵌有綠鬆石,可惜早已脫落。青銅尊本是酒器,這件尊除了魚形嘴之外,器身上卻沒有灌酒的孔,不具備容器的實用性,應系學習中原地區鳥獸尊的形制而作。此器造型、紋飾十分精美,鑄造難度很高,是體現巴人審美情趣和工藝水平的精品。

  石碑題刻,見証三峽變遷

  長江三峽是遠古地質運動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觀。三峽由雄偉險峻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灘多水急的西陵峽組成,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裡。自古以來,三峽地區留下了絢爛多彩的歷史文化遺跡、神話傳說和瑰麗詩篇,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盛景。

  走進壯麗三峽展廳,一塊古朴的石碑吸引了記者注意。“這是三峽地區唯一出土的漢碑,且品相極佳,在全國范圍內都屬罕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劉興亮介紹,這塊碑出土於三峽庫區雲陽縣舊縣坪遺址,是東漢朐忍(今雲陽)令雍陟於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為紀念70年前的朐忍令景雲而立。碑文共有367字,記述了景雲祖先的遷徙史、三峽腹地的故事、景雲的政績等。“景雲碑記錄了三峽地區的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實,而且書法美、雕刻精,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劉興亮說。

  三峽地區留存著眾多水下題刻,為長江水利、航運提供了可靠的水文資料,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位於重慶涪陵區城北長江江心的白鶴梁,有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美譽。白鶴梁現存的165段題刻,記錄了自唐廣德元年(763年)以來72個年份的枯水水文信息,並反映了當地氣候、人文和社會生活情況。白鶴梁上還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文人墨客的詩文題刻,彌足珍貴。

  “白鶴梁常年淹沒於江水中,僅在冬春枯水季露出水面,有的題刻甚至幾十年才露面一次。如今在博物館中,人們就能見到白鶴梁題刻的真貌。”劉興亮告訴記者,展廳裡展示的題刻石塊,是從白鶴梁上掉落下來的。

  2018年,劉興亮主持了重慶江津區蓮花石題刻的拓片工作。“蓮花石上的題刻記錄了南宋乾道中期至1937年近800年間的長江枯水水位情況,是重要的國家水文資料。”劉興亮介紹,歷史上蓮花石可考証的出水次數僅有17次,1987年與2007年石刻曾兩次出水,椎拓工作主要是在1987年進行,但所獲甚少。“2018年蓮花石再度出水,這樣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團隊中有的老師從事文物保護幾十年,竟也是第一次接觸題刻原石。”劉興亮帶領團隊在48小時內搶拓出10張精品拓片,為難得一見的題刻留下了寶貴記錄。

  書畫古琴,記錄藝壇風雅

  拾級而上,來到四樓,“百川匯流——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精品書畫展”吸引了不少觀眾入場參觀。展覽匯集了70余件/套館藏書畫精品,其中不乏夏昶、沈周、文徵明、唐寅等名家作品,而最令人矚目的當屬南宋《雜景院畫》。

  “第一次見到館裡收藏的《雜景院畫》時,我瞬間被吸引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博副研究員江潔說,這本畫冊是南宋時期馬麟、林椿等7位宮廷畫家的作品,共有8開,其中3開鈐有“御府圖書”印,表明此冊曾為南宋宮廷收藏。全冊小巧精致,色彩鮮麗,其中林椿所作折枝花一幅,角度細微、構圖精巧,充分體現了南宋院畫的藝術風格。宋代繪畫流傳下來的極為稀少,此冊不僅保存完好,色彩如新,更是南宋宮廷名手繪制,並有南宋寧宗皇后楊妹子題字,足見其在當時亦為皇室所重之珍品。

  “我館還藏有齊白石四季山水屏,被譽為齊白石山水最佳作。此屏還見証了一段藝壇趣事。”江潔介紹,齊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一書中提到“四川有個姓王的軍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鄉,常來請我刻印,因此同他通過幾回信,成了千裡神交。”這個“姓王的軍人”,正是重慶巴蜀中學的創建人、抗日名將王纘緒。1932年7月,齊白石將自己創作的十二條山水屏贈予王纘緒,其中一幅為《夢游渝城》,描繪了畫家想象中的渝城風景。如此精心細作的大尺幅十二條屏,在齊白石傳世山水中至為罕見,是齊白石衰年變法之后的經典佳作。1951年,王纘緒將這組畫屏捐贈給西南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前身)。

  古琴也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特色收藏,不論數量還是品質都在全國博物館名列前茅。不久前,“鬆石間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古琴展”在河北博物院開幕。展出的20余張古琴中,北宋“鬆石間意”琴最為珍貴。此琴為仲尼式琴,通體黑漆,琴身上有蘇軾、唐寅、文徵明等十多位宋、明、清書畫名家的題字或詩,是目前所見題識人數最多的古琴,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風雅意趣。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