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蓉平:在碳中和變革的城市使命中,走在前列

2021年09月09日21: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碳中和,一個高頻熱詞,正深深地影響著社會運行和人們生活,越來越多的行動派加入到這場生產生活方式大變革中。

9月7日,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蓉舉行。論壇以“數字助力 綠色發展”為主題,吸引了相關各行業政府各部門、各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等代表齊聚成都,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助推實現碳中和目標。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主辦方發布了3項成果:約2億元的數字碳中和專項公益基金正式啟動籌備、簽署數字化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戰略合作備忘錄、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發布。

當全新的生態文明圖卷在華夏大地徐徐鋪展,新理念引領發展的中國城市,必將成為描繪這幅圖景的亮麗底色和關鍵落筆。

在實現雙碳目標中承擔城市使命,體現城市擔當。

城市是GDP主要貢獻者,也是減排的主力軍。目前,全球城市容納54%人口,消耗70%以上能源。在我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佔全球城市排放量的30%。根據相關預測,到2050年,全球將有70%到80%人口生活在城市。從根本上講,隻有在城市運行、城市生活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才能最終實現“3060”的節能減排目標。

由此,碳中和是城市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城市在命運共同體思維下,承擔國家在全球減排使命中的落腳點。

在這場涉及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中,成都以實際行動,走在前列。2017年,成都成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經過持續多年努力,成都的萬元GDP碳排放在前十大城市中較低,人均碳排放在2019年位列全國十大城市最少。這是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全民努力的結果。成都獲得“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亦是相關國際組織對成都努力的認可和褒獎。

“3060”雙碳目標是使命必達的底線,不是整齊劃一的號子。放眼國內,一些有條件的地區,如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地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先行先試,更有責任、更有底氣走在前列,按照國家總體目標和行動方案,加快實踐並率先碳達峰,進而實現碳中和。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中,統籌實現雙碳目標。

實現“3060”雙碳目標,於成都而言還有更深層次意義。建設踐行新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是國家賦予成都的重大使命,也是成都統籌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碳達峰、碳中和與公園城市示范區內涵相同、目標一致,兩者互為支撐、協同共進。成都必將在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中,統籌落實雙碳目標,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前不久的一場重要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引用杜甫詩句,專門“點名”成都,他稱近五年成都市PM2.5濃度下降了約36%,這是大氣環境改善實實在在的效果。詩聖“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吟唱不是絕唱,而是成為當代成都綠色發展的生動寫照。人們常說成都生活如詩,那麼“雪山”就是這首詩歌的最美意象。“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成為公園城市愜意生活的詩歌意象,成為成都生態文明建設的耀眼符號。

看見雪山,更有“看見雪山”背后的努力。成都為實現雙碳目標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實效,在這場發布會上,也更加廣為人知。在成都人實現雙碳目標的努力下,成都的產業更綠色、生態更綠色、生活更綠色,天府大地呈現出綠水青山的公園城市大美生態畫卷。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實踐中,貢獻數字化助力碳中和的成都智慧。

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系首次舉辦,“數字化”和“碳中和”,兩大熱詞發生的化學反應,至少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數字化為產業賦能增綠﹔二是指數字產業自身也需要綠化。雙碳目標的達成離不開數字經濟。正如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在論壇上指出,需要推動數字技術跨界應用,進一步加快對傳統行業網絡化、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將數字經濟的減碳優勢與綠色發展的廣闊前景緊密結合。

數字經濟以數據要素為基礎,數據流通利用可以加快一二三產的數字化轉型。目前,成都數字經濟規模達8800億元,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居全國第4。建成投用的成都超算中心算力進入世界前十,為數字產業發展賦能,為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為城市智慧治理賦能,拓展數字經濟新空間,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成都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為數字化助力碳中和進行成都實踐,貢獻成都智慧。

就在論壇舉行前一天(9月6日),全球233家期刊發表聯合社論稱,全球溫度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升高1.5攝氏度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喪失,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災難性危害,且無法逆轉。學界不厭其煩地反復發出警告,為全球碳中和目標不斷增添了緊迫感、危機感。

而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難點,一是碳排放總量要下來,二是人均耗電量還要增加,因為我們還要發展,我們的人均水平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毋庸諱言,處理這對一升一降的矛盾,考驗城市智慧和治理能力,考驗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一場檢驗城市治理能力的持久硬仗。它需要我們保持清醒,展示智慧,保持平衡,把握節奏。如此,縱有險阻在前,縱有難關待越,路雖遠,行必至。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