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對話丨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德業雙修的醫學人才

2021年09月03日16:07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對話丨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德業雙修的醫學人才

  1951年,西南醫科大學誕生於瀘州。從最初的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到瀘州醫學專科學校,再到升格為瀘州醫學院,和如今的西南醫科大學。建校70年,紅色基因一直流淌在西南醫科大學的血脈裡,是學校始終不變的鮮亮底色。

  70年來,秉承“厚德精業 仁愛濟世”的校訓,發揚“自強不息 守正出新”的精神,西南醫科大學始終牢記使命——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培育醫學人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未來,學校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堅守立德樹人教育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建成特色鮮明的西部高水平醫科大學努力奮斗。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回顧70年歷程,西南醫科大學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如何培養德業雙修的醫學人才?近日,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接受了媒體記者專訪。

  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西南醫科大學供圖

  問: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在具體的辦學治校中,學校如何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廖斌: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要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証。近年來,西南醫科大學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政治引領,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四個服務”。認真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保証黨的領導在辦學治校過程中全面發揮作用,確保學校切實成為堅持黨領導的堅強陣地。同時支持校長依法行政,執行有力,更好發揮校長作用,協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二是聚焦鑄魂育人,培養擔當重任的時代新人。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六大行動”,強化學生思想引領,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三是夯實組織基礎,培育事業發展中堅力量。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建好建強干部隊伍,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以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高水平教師人才隊伍引領帶動學校事業蓬勃發展。四是抓好作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育人環境。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立政治生態定期研判機制,以黨風帶校風促學風,營造良好校園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實現學校領導班子運行狀態、校內政治生態、事業發展勢態持續向好。

  問:學校是應黨和人民群眾的需要而產生的,從“出生”就具有紅色基因。學校都傳承了哪些獨具特色的紅色基因?

  廖斌:新中國的大學分為兩大發展脈絡,一種是繼承近代高等教育歷史沉澱的大學,另外一種就是中國共產黨舉辦的傳承紅色基因的大學。學校建校於新中國成立之初,寄托著黨和政府發展醫學教育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殷切希望。西南醫科大學就是應黨和人民群眾的需要產生,從一出生就具有紅色基因的高等學府。

  具體而言,學校的紅色基因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建校的基礎。第二野戰軍衛生部直屬一分院的128名干部戰士集體就地轉業,白手起家,建立了學校附屬醫院的前身——川南醫院。1951年,在西南軍區衛生部長錢信忠的提議下,西南行政區決定,在川南人民行署區所在地瀘州,籌建一所培養醫學人才的學校,用以解決醫藥人才匱乏的問題。在川南醫院基礎上,西南醫科大學的前身川南醫士學校由此誕生。除了傳承紅色基因,學校也傳承了優秀的醫學教育基因,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學校和附屬醫院有一批教授直接來源於二野衛生部。學校傳承和發揚了二野為民擔當、重技術重應用、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扎實培養技術過硬的醫療衛生人才,扎實開展醫療衛生技術攻關,不斷提升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水平。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黨的事業發展,經過演化和升華,學校傳承的紅色基因與優秀醫學教育基因浸潤在校風、學風、教風中,涌現了一大批繼承和發揚二野精神血脈的優秀教師,包括樂以和教授、何貴義教授、孫同郊教授等,他們德藝雙馨,不畏艱難,影響著一代代醫大人。

  問:學校如何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並將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

  廖斌:學校一直注重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在感悟歷史中接受精神洗禮,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

  學校歷來重視校史教育。學校籌建之時,留學德國的醫學博士房師亮、張祖德,曾在同濟大學醫學院任教的兒科副教授陸福培,五官科醫生何中孚,來自華西的樂以和、楊俊明、胡正烈、何貴義等一批高學歷、高職稱、造詣頗深的醫學專門人才,放棄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來到瀘州忠山艱苦創業,秉承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投身祖國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為學校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締造了為民擔當、重技術重應用、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歷史傳承和榜樣激勵下,近年來學校學子在國家級、省部級競賽中獲得獎勵1000余項。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在98%以上。醫學畢業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12年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保持在全國前20%;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試一次性通過率達到96%以上,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西南西北分區賽乃至全國總決賽中多次獲獎,為地方培養了一大批扎根市州縣且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問:如何打造大思政格局?根本目的是什麼?

  廖斌:根據中央、省委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學校出台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方案》,實施“六大行動”,細化落實25項工作任務、170項具體舉措。學校在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構建大思政格局方面卓有成效。

  學校加強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黨政干部等校內外六支思政隊伍建設,初步形成全員育人體系;打造“一課一館一規劃”入學季、“一講一研一體驗”成長季和“一育一禮一指導”畢業季主題教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季”教育,逐步建立起全過程育人格局;同時,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全方位育人氛圍日漸濃厚。

  思政課是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近年來,學校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將思政課堂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比如,學校用疫情防控的案例,在開學第一課和“抗疫有我,醫者仁心”系列專題講座中開展“戰疫”思政課,用身邊鮮活的案例,讓大家真真切切的理解中國共產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心為民的思想,真切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大力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各類各門課程協同育人格局。

  作為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西南醫科大學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堅持育人與育才並舉,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通過進一步加強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強化組織協同、制度協同、隊伍協同,讓改進思政工作的各項創新舉措得到了落實,探索出“全員協同、多階遞進、十育聯動”改革經驗,為培養德高術精、全面發展的卓越醫學人才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問:這些年,西南醫科大學引進了不少高質量人才,在人才引進方面,學校有何策略?

  廖斌:一直以來,西南醫科大學把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作為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多方面引才引智。一是堅持黨管人才,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定期分析研究人才工作,例如召開人才科技大會,每年度制定人才引進目標等;二是加大引才宣傳力度,定期在國內外知名人才網站、頂級期刊發布引才公告,積極參加省內外人才招聘會,招攬各類英才;三是面對高層次人才的激烈“爭奪戰”,學校還探索出了一條“學術院長+特聘教授”的柔性引才道路,創新性地開展引才工作,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41人,如梅奇炳教授、羅懷容教授團隊等。特別是在2019年,學校正式聘請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后,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國家高層次人才張春祥教授為我校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副校長,2020年9月,張春祥教授申報的“心臟非編碼RNA微環境在心肌細胞損傷及缺血性心臟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直接經費297萬元,這是我校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如今,西南醫科大學人才數量不斷擴大,人才質量不斷提高,人才結構日趨合理。近年來,西南醫科大學全職引進博士以上人才300余人、自培博士40余人、在讀博士150余人;其中,國(境)外引進50余人、省外引進170余人,柔性聘任高層次人才100余人。

  問:今年,瀘州市與學校再次牽手,目標是建設川渝區域醫藥健康中心。接下來,學校將如何進一步找准定位,為建設川渝區域醫藥健康中心發力?

  廖斌:西南醫科大學跨越式發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瀘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5年,四川省已向學校投入教育經費約32億元,瀘州市委、市政府秉承“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理念,累計投入財政資金50億元,支持學校基礎建設、人才引進、科學研究、環境打造。作為高校,西南醫科大學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人才匯聚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力量。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瀘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醫藥健康中心,希望能在區域醫藥健康發展方面成為成渝雙圈的第三極,西南醫科大學責任重大。學校主動對接,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建設指標。為繼續深化校地合作,今年5月,學校和瀘州市政府共同簽訂《合作共建區域醫藥健康中心協議》,雙方將繼續攜手深化合作、共贏發展,共同努力增強瀘州這座城市的聚合力、創新力、服務力、競爭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

  要建設川渝區域醫藥健康中心,首先要將瀘州建成老百姓信賴的區域醫療中心,並提升其輻射能級,擴大覆蓋范圍;二要建成區域醫學人才培養高地,向社會輸送更多的高層次醫藥衛生人才來滿足人民對高質量醫藥衛生的需求和健康四川、健康中國建設的需要;三要服務創新驅動醫藥產業發展,提高科技水平,將政產學研結合,為瀘州國家高新區醫藥產業園區建設做出貢獻;三要按照科技創新“四個面向”的要求,不斷引導科技人員更多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生命健康所需;四要通過區域醫藥健康中心為健康養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將瀘州建成宜居宜業的高地。

  問: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70年對於學校也是新起點,學校對未來有何規劃?

  廖斌:2018年,學校召開黨代會確定了“136”發展戰略。通過近幾年對標建設,學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學校在學科和科研方面也存在短板。

  “十四五”時期,學校一是要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上重點求突破,重點在突破臨床醫學專業博士點的基礎上,力爭到2023年突破臨床醫學和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學術學位博士點;到2025年,藥學學科完成博士點對標建設,積極申報一級學科博士點。二是把人才培養、醫療服務的優勢再提升。學校現有的學科專業必須對標建設,確保十四五末全面達標,一些優勢的學科和優勢的專業,必須對標國內一流,西部一流來進行對標建設。

  今年是學校建校70周年,立足於新的起點,學校將繼續抓人才隊伍,抓內涵建設,籌集發展資金,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健康中國、健康四川、健康西南作出更大的貢獻。(謝明雄 王友聰 瀘州觀察 張其)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