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合江县临港街道:一本“红证书”了却“心头事”

“盼了3年多,终于拿到证了!”在泸州市合江县临港街道竹市雅苑小区,居民成阿姨双手紧紧捧着一本崭新的红色不动产权证书,指腹一遍遍摩挲着证书上的登记信息,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本看似寻常的证书,对她和许多邻居而言,意味着长达数年的期盼终于尘埃落定。
这一幕,不仅标志着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化解,更是临港街道聚焦民生关切、用心用情为民解忧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街道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涉及群众核心权益的不动产登记领域,下大力气攻坚克难。
历史遗留成“心病”,居民难圆“产权梦”
竹市雅苑小区是早期开发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21年交付使用。然而,由于项目拆迁跨度时间长,伴随而来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导致296套房屋的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陷入停滞,成为压在住户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更复杂的是,部分房屋的原产权人已在等待中离世,家庭内部因财产分割产生的纠纷,使得办证之路更加坎坷。“住有所居”却难“居有其证”,成了小区居民共同的“心病”。
专班攻坚破难题,多线联动疏“梗阻”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彻底打通不动产登记的“中梗阻”,临港街道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分批攻坚、分类处置”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
今年以来,工作专班深入一线逐户走访调研,全面摸排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困难,建立起详实的问题台账。实行“挂图作战”策略倒排“工期”,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确保问题件件有回应、步步有推进。
一方面,街道积极对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梳理资料、规范手续,努力打通办证渠道;另一方面,街道将产权办理与矛盾调解相结合,通过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不仅帮助群众“办证”,更着力化解背后的财产纠纷,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红本本”暖了民心,“零遗留”见证担当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竹市雅苑小区的不动产登记难题得以成功破解。截至目前,该小区296套房屋的登记手续已全部办结,实现了历史遗留问题的“清零”目标。成阿姨一家的故事正是其中的缩影:在街道工作专班的耐心沟通和调解下,她最终顺利拿到象征产权与安宁的“红本本”。
以此为契机,临港街道稳步推进辖区内其他类似楼盘的不动产登记工作。数据显示,街道已成功办结1410套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一本本红彤彤的证书,不仅是群众财产安全的“定心丸”,更是街道为民服务的成绩单。
临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聚焦更多民生“关键事”,用更多暖心举措,让临港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万玥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