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重点工程建设加速跑

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主体工程提前45天封顶

2025年05月16日16:3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四川省重点工程广安理工学院的建设者在进行房屋主体结构封顶施工。邱海鹰摄
四川省重点工程广安理工学院的建设者在进行房屋主体结构封顶施工。邱海鹰摄

塔吊长臂在阳光中划出银色弧线,钢索绷紧的嗡鸣声刺破工地的喧嚣。3号楼正面“封顶大吉”的朱大红字在朝阳下闪着金光。

“西南角,半指间隙!”对讲机里的吼声在楼顶响起。4个方向的工人同时曲膝,沾满锈渍的手套按住钢梁。

“好!落!”随着指挥员杨镇的口令,塔吊司机立即切断卷扬机动力。一根长7.8米、重约500斤的钢梁,稳稳地落在混凝土结构上,实现了精准对接。

5月16日上午9时25分,随着最后一根钢梁精准吊装就位,位于广安市官盛新区的四川省重点工程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项目建设,迎来关键节点——主体工程提前45天实现封顶。

广安理工学院项目自2024年10月 29日开工以来,便备受关注。在项目施工现场,高峰期2300余名建设者争分夺秒,150余台大型设备昼夜轰鸣运转。施工方采取 “5+2”“白+黑”“晴+雨”全时段交叉作业模式,将施工计划的“时间表”切实转化为项目推进的“计程表”。

截至目前,施工团队仅用时199天,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20万余方,建筑面积约28.6万平方米,为后续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缘何能跑出“加速度”?解码其密钥,科技赋能正是工程突进的核心“涡轮增压器”。

中建三局四川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经理赵磊指着智慧工地指挥大屏介绍,项目团队通过构建全要素三维数字协同体系,将施工进度、劳动力配置、物资供给等关键数据全量接入数字系统,打造出可视化智慧指挥中枢。该平台实时生成多维度数据看板,通过AI算法实现施工资源动态预判,为资源调配提供精准决策支撑,使管理响应速度提升60%以上。

在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团队建立工期穿插模型,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减少闲置工作面,实现精益建造。施工方仅用37天就完成3311根桩基施工,69天实现首栋建筑封顶,相比行业常规工期大幅缩短。

在追求建设速度的同时,工程品质同样被严格管控。现场施工技术员郭宛垚介绍,建设者们采用激光定位仪校准骨架,将垂直度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相当于3层楼高度偏差不超过一枚硬币厚度,以“毫米级”精度确保建筑结构稳固可靠。

甚至为了强化工程品质管控,项目部创新打造“1+6”立体样板展示体系。以知行园室外综合样板区为核心,联动室内六大专项工艺样板区,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构建起“工艺可视、标准可溯、质控闭环”的全过程标准化管控链条,为后续施工树立统一质量标杆。

广安发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唐嘉表示:从项目开工至今,项目部始终坚持将源头预控、过程监督、竣工验收三个关键环节作为质量控制重点,贯穿于项目整个全生命周期。同时协同联动各参建单位,构建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共筑广安理工学院百年优质工程。

目前,随着主体结构施工顺利完成,广安理工学院项目进入新阶段。园林景观、机电安装及外墙装饰作业同步推进,二次结构施工全面展开,整体进度达到预期并适度超前。

赵磊表示,接下来项目将进入多专业同步施工、各工序交叉作业的关键时期。施工团队将通过梳理专业工作界面、制定工序移交计划、优化资源组织管理等措施,确保施工节点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据悉,广安理工学院是一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厅主管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将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并与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1所名校开展合作,致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6年将面向全国招收首批本科生。(邱海鹰)

(责编:李强强、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