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变“充电宝” 放电赚钱
这是四川首个电动汽车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补贴收益的案例

成都新能源车主体验反向送电。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停好电动汽车、插上充放电枪、扫描桩上二维码,通过手机确定开始放电,10余分钟后,车辆放电5.2千瓦时,赚取放电收益5.2元……4月10日11时许,在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三段特来电&K速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市民朱亮通过刚刚投入运行的充放电桩,将电动汽车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
这是四川首个电动汽车将电力注入10千伏公网的案例,迈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第一步。
车网互动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可根据电网调节错峰充电,或者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补贴收益。通过V2G(Vehicle-to-Grid,即车辆到电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变身“移动充电宝”,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
节省电力保供成本,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
为何要把电动汽车当作“充电宝”?朱亮以自己的电动汽车为例算了一笔账,“汽车电池容量约为40千瓦时,如果把车内80%的电量通过V2G卖出去,按照低谷期充电每千瓦时约0.2元、高峰期放电每千瓦时1元的价格算,每次交易可获得25元左右差价的收益。”
“车网互动更大的作用在于其有助于节省巨额电力保供成本,通过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胡海锋介绍。
近年来,不少地方用电负荷创新高,如果通过扩充电网输电通道等方式解决需求,成本居高不下。而数据显示,到204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或将达3亿辆,若采用V2G技术,对电网总体功率支撑能力将达到29亿千瓦—35亿千瓦,可实现调整电网丰枯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指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不久前,南方电网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63个城市。活动期间,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化身“移动充电宝”,以“邀约填谷充电、V2G反向放电、智能有序充电”等多种方式,互动电量超50万千瓦时。
成都3项目入选全国试点,将新建改建一批充放电电站
在成都,相关探索正在进行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成都3个项目入选,分别为成都“两区三中心”智能车网互动试点项目、“交能融合”虚拟电厂有序调控规模化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城市“移动充电宝”车网互动试点项目。
特来电&K速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的建设,是成都“两区三中心”智能车网互动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该项目由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主要通过场站智能化升级改造模式,聚焦“两区”(居住区、办公区)和“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的充放电场景,更新改造一批覆盖成都全域的车网互动示范场站。胡海锋介绍,试点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30日前升级改造成都50座充电站,涉及300多根电桩,“如果这些电桩同时放电,可满足一两千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在成都高新区城南天府楼下,去年10月投用了一座车网互动充放电示范站。成都交投集团能源股份公司市场拓展部相关工作人员贾志强介绍,该示范站为“交能融合”虚拟电厂有序调控规模化车网互动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目前采用放电自用的方式,用于城南天府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照明。“8月30日前,将在成都继续新建改建60个充放电电站,涵盖城配物流、重卡环卫、出租网约、办公园区、路侧充放电等多场景应用。”
“成都目前运营的7000余辆电动公交车辆,可转化为一个个‘大号充电宝’,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电力保障。”成都公交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罗庆介绍,此次成都公交集团申报的城市“移动充电宝”车网互动试点项目,计划在6月30日前,在金沙公交枢纽站和成都娇子公交停保基地共改建52个充放电桩。
罗庆介绍,去年成都公交集团已在成都高升桥投运了一座综合能源示范站。该示范站内配建2台V2G充放电桩进行试点,同时联合头部电池企业、车企,对50余台长续航公交车辆的放电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要双向畅通,需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反复充放电会不会损害电池寿命?”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车网互动模式提出顾虑。
对此,贾志强表示,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可达3000次左右。一辆续航400公里的汽车,若每天上下班通勤行驶40公里,每周只需充电一到两次。“以每周充两次电计算,10年消耗1000余次。即使每天充放电一次,也在电池的正常寿命范围内。”
“目前车桩通信协议、电价结算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统一。”特来电西南大区能源管理部负责人陈卓介绍,车网互动需要能源流、信息流的双向畅通,这就要求必须构建电池、车、桩、平台、电网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双向充放电场景下的充放电设备和车辆技术规范、车桩通信、并网运行、双向计量、充放电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对企业来讲,硬件设施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充放电车桩价格基本上为普通充电桩的两倍。如何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车网互动?去年,成都曾出台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十条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对经认定为具备双向充放电能力的充换电站,根据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出清执行情况,按响应量额外给予3元/千瓦时的补贴。
目前,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正联合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车网互动商业模式等进行探索。同时,在今年成都市发布的进一步增强电力保障能力若干政策措施中,就“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车网互动水平”进行政策支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玉清 薛维睿 成都观察 杨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