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引领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共同体”系列报道(一百二十三)
定点帮扶 用心用情绘就营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村民在三官村里阅读村规民约。郭明摄
2023年,南充市营山县被确定为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后,该县随即建立托底性帮扶县级工作推进机制,借助联系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和国企“三级联帮”等帮扶力量开展托底性帮扶,加快营山摆脱欠发达县域处境的步伐。
次年,由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分别定点帮扶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渌井镇渌井村、东升镇三官村、回龙镇龙坝村,通过定点帮扶,帮助乡村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 博士书记填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
近日,老林镇羊肚菌示范基地20多个种植棚里,羊肚菌就像一把把未撑开的小伞,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厢垅;村民们正小心翼翼地采收羊肚菌,挑选、过秤后的羊肚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菌筐,整齐地摆放在基地内产业路上。
“个头大、品相好,可以卖个好价钱。”老林镇龙跃村党支部副书记朱绍波说,去年种植的羊肚菌喜获丰收,采摘后的羊肚菌销售额近10万元。
“这是肖书记给我们村带来的新产业,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的空白。”朱绍波说。
朱绍波口中的肖书记名叫肖建,是西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曾在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去年被省委社会工作部委派到老林镇龙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肖建上任不久,朱绍波向他表达想要种植羊肚菌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支持,该事项一直未能实现。
“不急不急,慢慢来。”深谙农村工作的肖建心里有本账:涉足新型产业不能急功近利,一旦失败将血本无归。他一边平复朱绍波急切的心情,一边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现场踏勘,经过反复论证,认为该村海拔、温度、湿度等条件都比较适合种植羊肚菌。
专家的结论给肖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全力支持村上发展羊肚菌产业,大家不要耽误产业发展的进度。”沈三是龙跃村的一位老党员,他听说这件事后,便主动化身“宣传员”,给涉及征地的村民做起了思想工作。
干群同心,征地、基地建设工作推进迅速。去年9月,一个占地10多亩的老林镇羊肚菌示范基地建设落成;10月,肖建成功在省农科院、省食用菌研究所协调到羊肚菌种和营养袋价值共计2.5万元,随后在基地开展播种工作。
“我们制定了‘三个一’的羊肚菌产业发展计划。”肖建说,联系一名省食用菌研究所的种植专家到村开展手把手技术指导;聘请一名营山县内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到村跟踪管理;村内培养一名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朱绍波热爱羊肚菌事业,且有一定的种植经验,我们要把他培养成为羊肚菌种植的‘土专家’。”
“我们采用了‘721’的利益分配模式,7成收益归村集体经济所有,2成收益给日常管理的合作社,除去土地租金外还将1成收益分配给这些出让土地的村民。”肖建介绍。
“联农带农的利益分配机制大大提高了村民产业发展的信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秉承慢步稳进策略,加快培育羊肚菌栽培技术人才,把龙跃村打造成老林镇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的孵化中心。”肖建信心满满。
文化浸润 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傍晚时分,行走在东升镇三官村的乡间小路,太阳能路灯把整个村道公路映照得灯火通明。
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建全介绍,这是去年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时,捐赠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打造的3公里“习语长廊”,每盏路灯上都挂有2块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金句展示牌,“乡亲们足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总书记对农村工作和农民朋友的殷殷嘱托。”
3月21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三官村分馆里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围坐在一起,或静静翻阅各类书籍、报纸,或低声交流谈论。
“每逢周末,来图书馆的人特别多,时政要闻、种养技术、育儿技巧方面的书籍最受人追捧。”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派驻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罗涛说,去年10月,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在三官村成立图书分馆后,每天都对外开放,村民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除查阅资料外,还可以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增进感情。
据驻村第一书记罗涛介绍,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不久,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师生多次来到村里举办文艺活动。除精心筹备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外,还围绕农事、节庆,组织村民参与趣味运动会、农民丰收节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和村民间的距离,营造出欢乐、和谐的乡村氛围。
“这些活动非常有意义,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村民李爱国说,以前很少有机会看到文艺表演,更别说参加这些活动,希望类似的活动越办越多,开阔大家的视野。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罗涛说,半年多来,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斥资12万余元,加强了三官村的文化阵地建设,规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倡导文明新风 共建美丽乡村”的精神堡垒,同时改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示范点。
去年年底,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与三官村联合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暨乡风文明家庭表彰活动,一批美丽庭院治理能手、贤德孝道好媳妇等分别获得表扬。“我们就是要树立榜样,形成示范效应,对全体村民进行精神文明熏陶,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罗涛说,学院将持续提供高校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在文化旅游方面帮助三官村培养更多人才,借助邻村“双实”基地进一步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我们学院竭尽全力开展帮扶工作,如今,村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罗涛表示。
为民服务 把实事办在百姓心坎上
营山县渌井镇渌井村山丘地貌特点显著,村道公路依山而建,崎岖狭窄陡峭,去年8月,该村8组与9组间的公路多处路基塌方,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委派到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王海滨了解这一情况后寝食难安,考虑到春节期间,返乡省亲人员增多,便向派员单位反馈,派员单位立即协调资金8万元,随即启动路基夯实、混凝土护坡浇筑、波形护栏安装等工作。春节前夕,该路段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焦心路”变成了“放心路”。
“险除了、路畅了,出行也更方便,切实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困难。”村民赵丰武说。
刚60岁出头的老龚是王海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结对帮扶对象,30多岁时就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重活干不了,轻活没门路,成了村里的一名特困户。
“村上给你安排一个村道公路保洁的活儿,活路轻巧,挣点钱改善一下生活嘛。” 在入户走访时,王海滨劝老龚。
“活路轻巧还能挣钱?”老龚很疑惑,半信半疑接下了活,没想到还准时兑了现。自那以后,老龚干劲十足,打扫的那段公路总是干干净净,见不到半点垃圾。
去年王海滨自掏腰包1000元,帮助老龚盖起了羊圈和鸡舍。“目前养了4只山羊和10只鸡,后面还要养30只鸡。”老龚说。
在王海滨的带领下,村内的20多户村民都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家禽养殖规模,“这些地道的农副产品,我们单位都悉数回购。”王海滨说。春节期间,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陆续回购了渌井村3万多元的农副产品,在村内掀起了发展养殖业的热潮。
去年,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派驻回龙镇龙坝村的驻村工作队员黄文奇,聚焦村民的“急难愁盼”,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力争把每件事情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件件实事都看得见、摸得着。
现年60多岁的唐素碧是该村二组村民,以前,她家用水全靠担,随着年龄增加,挑水倍感力不从心。得知此事,黄文奇主动联系打井队伍为她家打了井,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打好了井,安装好抽水机,接通了水管,看到汩汩清水流进了水缸,唐素碧笑得合不拢嘴,“解决了吃水难题,再也不用费时费力挑水,打心底感谢他们。”
在工作队员黄文奇的协调下,去年,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还为部分村民新建厕所,向脱贫户发放了近2000只的青脚麻鸡鸡苗,“下一步,我们还将协调大春生产物资到村,开展就业推荐、养殖技术人员培训等活动。”黄文奇说。
自去年定点帮扶工作以来,省委社会工作部为龙跃村争取资金将通村路口从原来的2.5米拓宽至4.5米,部分村道公路升级为沥青路面,多次举办文艺关爱服务活动,借力“三区计划”针对性建立慈善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已达9万元;四川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为渌井镇渌井村安装了60多盏太阳能路灯;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协同三官村村民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去年考上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的三官村学子发放了助学金;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正在协调1.7亿元项目贷款用于优化和改造营山县公墓。
半年多来,各定点帮扶单位都以强烈的责任感,派出精兵强将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定点帮扶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都任劳任怨,他们以村为家,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营山县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无悔的青春力量。(司伟正、郭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