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社会

荣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姐姐“解密”——

叶光富的“成”长路

2025年01月24日08:10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叶光富的“成”长路

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再获殊荣。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叶光富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李聪、李广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看到这条新闻,叶光富的姐姐叶亚丹非常开心。幸福的同时,叶亚丹也不由得回想起弟弟少年逐梦的时光,“可以说,我弟弟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中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航天员的这段历程,正好契合了我们成都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历程。”

  对着家中的老照片,叶亚丹向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讲述起叶光富的“成”长路……

  成长第一站 母亲

  “因为我们家过去比较困难,留下的照片非常少。这一张是我们家为数不多的、在光富青少年时留下的相片。”从随身携带的手机里,叶亚丹为记者翻出叶光富和母亲、姐姐3人的合影——合影中的背景正是他们当时居住的老家。

  叶光富的老家位于彼时双流县(今四川天府新区)的农村。在叶光富大约8岁时,他们的父亲不幸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到了母亲刘绍林身上。“那时母亲太不容易了,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默默承受,不会向我们抱怨。”叶亚丹说,靠着母亲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她和弟弟的学费与生活费都攒了出来。

  母亲再苦再累都要坚强面对困难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叶亚丹和叶光富——从很小开始,姐弟俩就主动帮母亲分担起喂猪、养兔子、养鸡等农活,“后来光富长大了,一步步成长为飞行员、航天员。我们知道,这一过程肯定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总是坚强面对,每次给我们写信或者通电话时,也像当年母亲一样,习惯报喜不报忧。”

  叶光富个人的不断成长和成都的高质量发展,让他们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流县撤县设区,他们居住的地方成为天府新区的一部分,原来家附近的泥巴路变成了双向六车道的大马路;周围配套了学校、医院;地铁站也修到距离老家大约1公里的地方。

  “我们家也从土坯房搬到了楼房,全家人的生活比当初好了不少。”叶亚丹说,不只他们家,身边邻居、朋友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成长第二站 机场

  经过测算,叶光富的老家距离双流机场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靠近双流机场,或许也是让光富燃起‘飞天’梦想的机缘之一。” 叶亚丹说。

  叶亚丹回忆,少年时,经常有飞机从他们家的上空飞过。姐弟俩常常靠在家门口的一块石板上,仰望天空中的飞机,“当时,弟弟就说,他长大了要当飞行员,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去蓝天翱翔。”

  梦的种子很快开始发芽。出于对飞机的好奇,叶亚丹他们曾还找机会到当时的双流机场去看过,“不过那时的机场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飞机也远远没有今天多。”

  事实也正是如此,数据显示,1995年,双流机场的航空旅客吞吐量还不足50万人次,随着天府机场的建成投运和双流机场的升级改造,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2024年航空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8000万人次,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

  与此同时,成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取得不断发展,一个个“成都造”航天装备护航叶光富等航天员遨游太空,卫星、雷达、飞机等相关产业也高速发展,助力成都经济进一步“腾飞”……

  成长第三站 校园

  随着年岁渐长,叶光富一步步走进校园。这里为他后来的“飞天”之旅打下了基础……

  高一时,物理老师童先华曾讲到万有引力定律,“一下课,叶光富就追着我问,什么是宇宙第一速度,为什么是这个速度,有什么作用……。”在童先华的印象里,叶光富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一直追着老师问。

  对于叶光富当年“考飞”,童先华同样印象深刻。据他回忆,从预选、初选再到终选,经过前后几个月的严格筛选后,1998年一季度,叶光富顺利通过身体素质检测。“当时,他接到通知,必须要通过‘文考’才行。”童先华说,在距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叶光富特别刻苦,补上短板,最后成绩超过了飞行员“文考”资格线。

  如今,叶光富曾经就读的万安中学特意在叶光富当年读书的教室设立了“叶光富班”;作为区级国防教育试点校,为了更好激励万安中学学子向榜样学习,万安中学还在学校专门打造了航天展馆。

  资料显示,2023年4月18日,叶光富回到学校,参加了航天展馆开馆仪式。“回望成长之路,是坚定信心和奋力拼搏,让自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中国航天员。”在这次活动中,叶光富深情地说道,祝愿所有的学子心中有梦,珍惜青春,不负韶华,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披荆斩棘,用智慧描绘星辰大海,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专访

  记者:叶光富这次从太空返回地球,和他第一次进入太空,相比,您觉得有什么不同?

  叶亚丹:和第一次返回地球相比,我感觉他恢复得更快了,视频里看不到脸上的浮肿,整个人的状态也可以用神清气爽来形容。

  对我们而言,看他第二次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我们会感觉更加安心。一方面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国家的航天技术在不断发展,航天飞行的安全性总在不断提升。

  记者:和很多市民不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叶光富很难有时间兼顾家庭,作为家乡,成都做了什么工作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叶亚丹:这些年来,尤其在弟弟到太空出差的时候,组织上来家访多次,关心我们母亲的身体,也跟我们说,如果家里遇到困难,可以向组织求助。

  其实,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我们公园城市的建设,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变得更加便利了——出门就是地铁,家门口就有公园,教育医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生活已经比当初好了不少。

  如今,农历新年马上要到了,作为成都人,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拼搏努力下,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我也祝愿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成都越来越好,越来越辉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