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 农发行都江堰市支行贷款余额达32亿元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农发行都江堰市支行坚定不移地深耕乡村振兴领域,积极锚定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五大新城”建设的宏伟蓝图,始终以专业、多样和精准的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政策性金融活力。截至7月末,该行贷款余额已突破30亿元,达32亿元,创该行建行以来历史新高。
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该行致力于服务都江堰市粮食稳产增效,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守牢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为紧跟国家粮食储备调控和企业收储情况,该行精心策划并制定差异化信贷服务政策,开辟贷款“绿色通道”,严格监控资金流向,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金融支持,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不断档、不掉链。截至7月末,该行已投入粮油信贷资金近3亿元,确保市场化收购平稳顺利,实现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让更多农业政策性资金守护好“都江堰粮仓”,进一步擦亮了农发行“粮食银行”服务品牌。
多点突破,按住水利建设“助推器”
“雪山南风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来”。打开都江堰这幅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画卷,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浪奔浪流的岷江水。从清冽可鉴的金马河,到气势磅礴的走马河,从一根根补水管线的铺设,到一座座崭新的拦河闸的建设,从一个个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到一座座水源地保护设施的建立……“十四五”以来,一个个水利建设项目在都江堰生根落地,不仅打造出“船行都江堰,水映青城山”的打卡地,也是民康物阜的保障。该行秉持农发行“堰工精神”,聚焦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助力都江堰“水生态”,盘活富民“水经济”,持续加大对水利建设领域的金融供给。截至目前,该行已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3亿元,改善当地供排水体系,提高居民饮用水安全,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该行将认真履行支持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政治责任,从“治水”向“智水”迈进。
都江堰市城区河段二号拦河闸工程效果图。农发行都江堰市支行供图
多策并用,启动交通网络“新引擎”
都江堰作为世界为数不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据估计,2024年都江堰市年接待游客量有望突破1300万人。完善的公共交通连接体系,是优化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市民美好出行,以及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十四五”以来,该行坚守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推动都江堰市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12亿元,用于地方综合交通一体化体系建设。自此,都江堰景区间将实现互联互通,源源不断的城市活力也将随之被释放。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项目。农发行都江堰市支行供图
多管齐下,把准城乡发展“定星盘”
“十四五”以来,都江堰市大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激活国有企业综合经营创收能力。为解决项目资金难题,推动都江堰市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行深化银政、银企合作,为重点项目建设融资融智赋能,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1亿元,以政策性金融资金为驱动,助力都江堰市精华润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打造政农商联营模式,促进产业链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打造农产品收购、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综合体,正式运营后将有利于提升当地人口就业、企业运营效能与市场竞争力,合力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李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