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基层联播

留一座“金山”,不如薄技在身

2024年07月12日16:3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何玲英,一位初中未毕业的农村女性,不仅经营起一家温馨的小店,更培养出了3个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子女。她坚信“留一座‘金山’,不如薄技在身”。

凌晨5点,资阳市石岭镇,夜色还深沉着,万物都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一家名为“石岭邮乐购”的小店悄然掀开了它的一天。

资阳市雁江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指导何玲英使用智慧收银机。王珊珊供图

资阳市雁江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指导何玲英使用智慧收银机。王珊珊供图

店内,店主何玲英的身影已忙碌起来,她身着朴素的衣裳,动作轻盈而有序,脸庞上挂着坚毅与温柔并存的神色。四周的货架上,整齐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

“石岭邮乐购”这个名字,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悄地在小镇上流传开来。人们谈论着这家小店,更惊叹于它背后的故事——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3个孩子,1个博士研究生、2个重点本科生,他们的成就成为街坊邻居口中的佳话。

“石岭邮乐购”店铺的主人叫何玲英,她1972年出生于贫寒之家,初中未毕业便肩负起家庭重担,以务农为生。1993年,她与同镇青年魏荣章结为连理,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为改善生活,夫妻俩不畏辛劳,辗转于市集之间,贩卖米糠、衣物,最终决定在石岭镇开设一家食杂店,以稳定生计。

日复一日,从晨光熹微到星河满天,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忙碌与辛劳之间,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从未见他们有过丝毫的懈怠。随着3个女儿的降临,这个家庭幸福与挑战并存。

何玲英格外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我吃过生活的苦,我知道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她说。

即使自身学识有限,不能给孩子提供学业辅导,何玲英也从未放弃对孩子们学业的陪伴与支持。每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当小镇沉入梦乡,村里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她家的小屋,一盏手电筒或摇曳的烛光,照亮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脸庞,也映照出何玲英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身影。

除了学习上的严厉,何玲英在生活中从小就要求女儿们独立自主。“孩子听不听话,根源在于父母。我们是他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任导师,一言一行,都会言传身教。”何玲英说。她做饭,孩子们就得洗碗;她洗衣,孩子们就得扫地;她搬货,孩子们就要整理货架。从洗碗扫地到整理货架,每一项家务都成为她们成长的阶梯。

2021年,借着乡村振兴和烟草农网示范终端建设的“东风”,何玲英将店铺进行了改造,新式的柜台和货架,招牌整洁卫生,商品陈列有序。

“那段时间装修店铺很忙,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刘圣经常过来嘘寒问暖,还帮我整理货架,他鼓励我与邮政合作将小店业务扩展到快递代收、水电费代缴、话费充值、免费送货,现在我的店铺功能越来越齐全,生意也越来越好。”何玲英一脸骄傲地说。

2022年,在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举办的“最靓终端”评选大赛中,何玲英的店铺获得“最靓示范终端”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她创新经营理念的肯定。

何玲英与女儿们视频。王珊珊供图

何玲英与女儿们视频。王珊珊供图

谈及这份成就,何玲英的脸上洋溢着感激:“正是开了这家店铺,我才有收入供3个女儿读书。”

“经营店铺和教育孩子是一样的,都要有长远的眼光,从一而终、踏踏实实。给她们留一座‘金山’,不如让她们有薄技在身。自己有本事,什么都会做,即使一贫如洗,即使生活跌入谷底,但也都有办法爬起来,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何玲英感慨地说。

何玲英的故事如同小镇上那条蜿蜒流淌的小河,静静地诉说着坚持与希望的力量。3个女儿不仅学业有成,更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光彩,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而何玲英,依旧坚守在这里,用勤劳与智慧,继续书写着属于她的故事……(王珊珊、周原)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