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技术突破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治疗心律失常
近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曹文斋带领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赵先生(化名)开展脉冲电场消融手术,这是自贡市首次开展室早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是该院自去年开展川南首例房颤脉冲消融术以来,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赵先生时常受到心慌困扰,发作的时候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他多方求诊,不论中药、西药都吃了不少,对治疗效果都不满意,近一个星期以来,赵先生的症状愈发加重,于是他慕名来到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曹文斋的专家门诊就诊,经过系统的诊断评估,赵先生被确诊为频发室早。
据了解,室早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除应用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外,脉冲消融也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导管消融能源。
曹文斋主任医师团队对赵先生的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和沟通,决定采用脉冲电场消融(PFA)这一创新技术进行治疗,曹文斋主任医师团队将消融导管送入主动脉瓣下室早最早激动处进行脉冲消融,精准消融后室早瞬间消失。整个手术不到1个小时,术中、术后赵先生都没有感到任何所担心的疼痛,他的室早也得到根治,赵先生目前恢复良好。
“与传统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相比,脉冲消融有很多优势。”据 曹文斋主任介绍,此次技术安全性更高,相较于血管平滑肌、内皮及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对电穿孔的阈值更低。脉冲电场可选择性地损伤心肌,而保留血管、神经及心脏周围组织,如肺、食管、膈神经等,避免由周围其他组织损伤导致的并发症。另外,速度快、导管与组织的贴靠要求低、疤痕连续性和均匀性更高。放电时间短,手术效率大大提高。
此次新技术的开展,标准着自贡市第一人民心内科心律失常脉冲消融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院心内科在曹文斋主任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引进全市、全国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通过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川南地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76年,是自贡市卫生系统首批重点专科,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自贡市首批国家胸痛中心,自贡市国家级胸痛中心、CDQI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拥有自贡市内覆盖城乡的远程心电网络。每年完成各类介入手术种类及数量均居自贡市第一,在冠脉旋磨术、逆向技术开通CTO病变、IVUS、ICD和CRT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TAVR、先心病介入治疗等领域居省内领先。(蒋毅 自贡观察 韩吉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