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三星堆月亮湾遗址发现的商代玉琮。 |
四川大学博物馆“西南天地 云汇大川”展厅一角。 |
张大千《黄山松云图》轴(局部)。 |
唐代青釉褐绿彩花叶纹胡人抱角杯。 |
“掌中画像砖”解压魔方、AR文物贺卡、“明清官服补子图”火锅书……6月30日,“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决赛路演暨大赛优秀作品展亮相四川大学博物馆,100多件(套)优秀参赛作品体现了非凡的创意和想象力,令观众兴趣盎然。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1919年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博物馆。百余年来,学者们通过开展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和社会征集,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数量巨大的藏品体系。目前,馆内收藏动物标本14万余件、植物标本84万余份,以西南地区物种为主;馆藏文物达8.5万件(套),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民俗文物最具特色。
2019年,四川大学博物馆在原址进行改扩建,2023年新馆开放试运营,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造型古雅而又具有现代设计感。如今,这里既是川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成都著名的文博打卡地,展现着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探索创新的活力。
呈现自然画卷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介绍。
馆内常设展览包括基本陈列、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基本陈列“西南天地 云汇大川”分为4个篇章:“自然篇:万物的交响”“考古篇:历史的断面”“民俗篇:市井的生活”“民族篇:族群的记忆”,生动呈现中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的多彩画卷。
“通过精心挑选的展品,反映西南地区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动植物分类学等学科发展的历程。文化大家陈寅恪、朱自清、顾颉刚曾在这些展品前驻足。”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说。
走进“自然篇:万物的交响”,成都平原三四月间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这是春季常见的油菜花生态系统。”讲解员介绍,“四川大学参与了油菜花育种研究,我们看到的亮丽景观背后,有川大学者的科研贡献。”
由成都平原往西,便来到地势险峻的横断山脉。峨眉山处于横断山脉东缘,与川西平原相接。抗战时期,四川大学曾部分迁往峨眉山办学,生物系的师生在这里进行动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一直延续到今天。
展柜里的《峨眉植物图志》是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曾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方文培于1942年到1946年间编撰的。“方文培在南京读大学时,看到《中国植物名录》和《华西植物志略》都由外国人编著,便立志编写‘中国人自己的植物志’。”讲解员说,“这套地区性的植物图志问世,标志着中国植物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套书的旁边展示着川大师生2022年去峨眉山采集的一些标本,体现了科研精神薪火相传。
横断山脉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两只可爱的幼体大熊猫标本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端详。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品种,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早在20世纪30年代,四川大熊猫就作为外交使者,从华西走向世界。
从横断山脉继续西行,来到青藏高原。“这里展示了青藏高原代表性的若尔盖湿地和高寒荒漠场景。”讲解员介绍,在极寒和缺氧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着黑颈鹤、高山兀鹫、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原精灵。
在三楼的自然专题展,观众可以进一步感受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展厅里设有植物气味箱、种子触摸、AR昆虫视觉体验等互动项目,满足观众的探索欲。“红果榆、龙胜槭、马塘百合、傅氏丽藻……这些植物新种都是由川大学者发现并命名的。”讲解员说。
追溯考古足迹
从20世纪初叶开始,西南地区的山水之间便活跃着考古工作者的身影。经过一代代考古人的探索、发掘,古老文明的面貌如拼图般逐渐清晰。
举世瞩目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与四川大学有近百年的渊源。1927年,广汉月亮湾的燕道诚一家清理门前水沟时发现一批玉石器,这批玉石器后来流入市场,引起关注。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第二任馆长葛维汉和他的助理林名均来到月亮湾,开启了三星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这次发掘的照片、档案等保存于博物馆,其中,葛维汉写的三星堆发掘日记,详细记录了每天发掘出土的器物,还有现场地层图、器物图。
展厅里的探沟复原场景和动态投影,将观众带回三星堆月亮湾遗址第一次发掘的现场。探沟中可以看到当时使用的部分考古工具:柯达相机、绘图工具和发掘用的洋铲、锄头等。
自此之后,一代代川大考古人在三星堆持续探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带学生在三星堆进行田野调查,认为这里很可能是古蜀国的中心都邑。1986年,川大师生参与三星堆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现两个“祭祀坑”,引起轰动。2019年开始的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川大负责五、六、七号坑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有更多的90后、00后学子投身其中,接续探索古蜀文明的奥秘。
四川地区汉墓遗存较多,川大博物馆藏有不少汉墓出土的文物。新津宝子山东汉崖墓出土的石函(石棺),外侧左边刻有西汉《列女传》中“秋胡戏妻”故事图像。《列女传》的故事出现在巴蜀地区,表明中原儒家伦理思想已传入蜀地。
东汉仙人六博画像石刻画了两位长着羽毛、双耳耸立的仙人在进行六博游戏。“汉代人喜欢六博,他们想象神仙的生活必然少不了这种游戏。”讲解员说,“左边仙人的侧脸上刻有正面的五官,汉代工匠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三维立体效果。类似的手法在20世纪初成都皮影的刻绘中还可以见到。”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被中断。随着以成都为起点的河南道开辟,成都成为连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枢纽,佛教文化在此广泛传播。邛崃龙兴寺的发现,为唐代四川佛教的兴盛提供了典型例证。
“这是龙兴寺出土的一尊单体菩萨造像,是典型的盛唐造像风格。”讲解员介绍,此像用四川本地红砂岩雕凿而成,通高198厘米,右腿微屈,跣足而立。通身装饰华丽,头戴宝冠,薄衣贴体,下身裹巾,身披层层叠叠的璎珞,垂至脚面。体态圆润丰腴,面部饱满柔和,颈部有蚕节纹,小腹微凸,符合盛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唐宋民窑展区展示了邛窑、琉璃厂窑等民窑遗址的陶瓷文物。唐代胡人抱角杯是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1936年由葛维汉收集于邛窑遗址。此器高16.5厘米,采用邛窑独特的釉下黄褐绿三彩点染工艺制作而成。胡人头戴尖帽,深目高鼻,虬髯浓密,怀中抱着一个巨大的角杯,仿佛在进献美酒。角杯又称“来通”,是西方流行的酒器,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邛崃酒文化历史悠久,流传着卓文君当垆卖酒等动人故事,这种异域风情的酒器出现在邛崃,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
领略民俗艺术
民俗展厅呈现了川西传统民居风貌,造型多样的窗格和屏风具有浓浓的生活情趣。金丝楠木嵌云石双面绘祝寿图八联屏来自清代一品武将杨遇春的府邸。屏风通高97厘米,中心图像为通景,双面分别绘戏曲故事《郭子仪拜寿》和《八仙上寿》,上下铺排古代诗词、人物和博古花卉,色彩艳丽,图案生动。
进入婚俗展区,仿佛来到了热闹喜庆的婚礼现场。这些婚俗用品来自成都鸿发号轿行,其中有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套迎亲仪仗,包含执事牌、新娘乘坐的花轿、盛放嫁妆的抬箱,还有半副銮驾。这座花轿集木刻、彩扎、玻璃画、朱漆贴金、银绘、髹涂、蜀绣等多种民间工艺于一体,外形如亭,富丽华贵。
喝茶、听戏是老成都人的心头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成都的皮影戏班“春乐图”,将戏台搭在下东大街的李锦伦茶铺,满足顾客边喝茶边听戏的需求。川大博物馆收藏了“春乐图”的全套影箱,并将李锦伦茶铺“搬进”了展厅。“成都皮影的特点是颜色鲜艳,身量高大,雕刻非常精细,人物分段和关节很多,动作更加生动灵活。”讲解员说。
西南地区生活着多个民族,从20世纪上半叶起,学者们就在横断山区、川西高原踏访少数民族的生活印迹,催生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华西学派”。展厅里,饰有象征纹样的铜鼓、藏族铜蛤蟆壶、羌族铁师刀、彝族武士皮甲、苗族银头箍、纳西族《神路图》……一件件文物展现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习俗。
艺术专题展荟萃精巧的工艺品、书画佳作和服饰艺术精品。在书画展区,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合作的《山水图》轴引人注目。这是目前所知两位大师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此图作于元至正辛巳年(1341年),描绘秋山景象,浑郁苍莽,气象万千。
张大千是近现代著名的川籍画家,《黄山松云图》轴堪称其山水画中的珍品。这幅作品以画家收藏多年的一丈二尺“乾隆内库纸”和贵重的“闇然室”墨绘就。右下角题诗:“黄山之松如龙腾,黄山之云如缶蒸。攀萝附葛不到处,有人长啸似孙登。”此图作于张大千四十不惑之年,在一株伏而不倒的迎客松旁,绘有一人登高远眺,颇有魏晋名士孙登之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