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许强:筑牢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2024年03月06日11:5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许强。人民网记者 李平摄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李平)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校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许强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工作,从源头杜绝地质灾害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

“近年来,在建工地的确发生了多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事故。”许强说,对这些事故,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单位在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存在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此,许强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工作,从源头杜绝地质灾害安全事故发生。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抓起:

提高在建工地的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价水平。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减灾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强化“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理念。要充分利用现代遥感技术等手段,开展在建工地及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精细化调查排查,提前主动识别和发现灾害隐患,并通过“点面双控”等措施防控地质灾害。

健全工地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和隐患点布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构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并结合精细化的气象预报,实施地质灾害的精准预警,建立闭环预警响应管理机制,确保预警有响应、响应有反馈。加强工地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气象、地质、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为监测预警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解决灾害风险预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设防能力,编制和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的统一管理体系。

完善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估。随着施工的进行,场地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成灾条件也会动态变化。应及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威胁、工程施工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动态评估。对于已完成的评估项目,应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时效性。

编制防灾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完善工程建设工地营地防灾减灾针对性措施,制定详细的防灾预案,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奖惩制度和联动管理体系,鼓励全民参与风险防控,并根据需要组织防灾救灾演练。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联络机制,明确职责和分工,加强物资保障和人员培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以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积极主动防范和应急响应。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体系,提升工区普通大众对地质灾害的基本认知和了解,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意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预警要发挥减灾效应,不仅在于预警信息的发出和接收,更在于工地的工作人员要知道“收到预警之后该如何行动”,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其知险、识险、避险、自救等方面的意识,夯实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