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怎么停才安全?
记者深入成都市多个小区现场调查

老小区停车点没有消防设施。
居民楼有人随意拉线充电。
电动自行车在“禁止停车”区域停放。
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其中存在的火灾隐患也不容小觑。近日,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及消防安全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都小区电动车停放现状如何?小区管理如何更加规范?
2月2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成都老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较为无序,基本没有小区内统一管理的规章制度或人员。普通小区停放则差异较大,有小区极为重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停放处设置“喷淋系统”并配备巡逻人员,但也有小区只有规章制度而没有落实执行。
现状
乱停乱放较普遍
有的停车区连灭火器都没有
27日,记者走访和美路一小区发现,该小区停车场入口不远处就有电动自行车停放,而该处有“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显著标识。“这边上楼比较近,我们这个单元的人都把电动自行车放在这里,也没人管过,只有需要充电的时候才去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处。”该小区一位居民说。
在双庆路、槐树店路等多处小区,记者发现情况大致与上述小区相似,基本都设置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区,但很少执行到位。
在成华区御风一路一小区,路面没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我们电动自行车都在规定的停车点,小区里面是不能进来的,门口有门卫阻拦。”该小区物业人员介绍情况后,记者来到该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发现,该处设置了喷淋系统,消防设备齐全。
普通小区虽然大都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状,但是基本上都在车库内且围绕“电梯”“狭小通道”等进行聚集性的停放,而老小区内则经常出现沿着墙边、小区单元门口等地随意摆放的情况。
当记者来到长天路一老小区时,这里虽然有一处自行车停车区,但还是出现较多乱停乱放的情况。自行车停车区管理人员说:“一个月70元,可以随时停放和充电,还可以保证不会丢。”当记者问到如果发生起火等安全隐患怎么办时,对方表示,现在电动自行车都很安全,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担心的话可以停放之前多检查一下。记者注意到,该停放处没有任何消防设备,连最基本的灭火器也不存在。
矛盾
居民图自己方便
物业除了劝阻没有其他办法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与多个小区物业人员沟通时获悉,在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发生后,物业基本上都对小区内电动自行车进行了一遍管理或劝导。
“我也看了那个新闻,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就来检查了消防设施,小区秩序部也会定期检查。”上述御风一路小区物业人员表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暂时没有接到新通知,还是按照之前的标准管理。
“其实我们对于电动车的停放、充电也很恼火,打不得骂不得,有些业主只顾自己方便,就喜欢停在最近的电梯口附近,我们也只能劝阻业主停在规定的停车处。如果沟通不成,我们只有帮助其抬到停车处。”一小区物业人员对记者抱怨道,物业在管理中大部分时候处于劣势,对于上述行为能做的只有劝阻。
“充电器如果有异响的话,我都会待在那里看一下,观察一下再走。”一位正在充电的居民对记者说,自己不太懂充电器,这种地下充电还是感觉有点危险,特别是南京火灾事故后,自己每次充电都会担心。“作为一个业主,我觉得有条件的话,小区非机动车库应该设在小区外面单独的场所,如果发生类似南京那样的事情,就算停在(小区内)专门的非机动车库,还不是一样要遭。”该业主说。
记者在青羊区光华村街附近的一个老小区走访时发现,部分单元楼门口有物业张贴的关于电动车规范停放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所有电动车必须在指定非机动车车棚内集中停放、集中充电管理,不得将电动车停放在单元公共区域、消防通道,不得进入电梯上楼停放;各单元住户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给电动车充电。如果有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的电动车用户请立即整改。但记者走访发现,该小区乱停乱放、私拉充电线现象依旧存在。
治理
优化管理手段
细化管理制度和措施
对于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问题,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小区内电动车停放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只是对小区物业有管理和建议的权力,会积极去提醒物业对此类事件进行管理,但像一些老小区都没有物业,我们就没办法了。”记者联系成都市物业协会,其工作人员也表示,协会不是行政执法部门,没有权力去规定什么,但会积极转发应急管理部门的一些提示、提醒。成都消防也表示:“责任没有明晰,我们管不到电瓶车入户,只负责宣传。”
记者注意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对于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者,应当对小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管理,包括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如果物业公司没有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导致电动自行车停放不当引发火灾,那么物业公司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小区物业有权对电动车停放地点进行规定。”付建表示,物业公司可以制定小区内电动车停放的规定,包括设置专门的停车位、限制电动车停放的地点等。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方面法律法规可以建立健全细化管理电动车的制度和措施,为管理电动车的制度提供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可以赋予物业辅助行政机关行使相关惩戒职能,优化电动车管理手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苟春 摄影报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