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剑阁县二龙村的产业路、致富经

广元剑阁县二龙村毗邻翠云廊风景名胜区,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户1137人。近年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创建省星级现代林业园区为契机,推行“林下种养+生态观光”发展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卫生村、四川省文明村。
生态优先 发展特色产业
“活水不到二龙来,好粮不出二龙田。”这是昔日二龙村的真实写照,受制于秦巴山区特殊地形地貌,二龙村山多水少,产业薄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心村”。如何打破束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村“两委”干部一直绞尽脑汁思考的难题。
筑巢引凤,以林造园,以园兴业。2016年,二龙村借助剑阁县“剑贤思齐 龙凤来阁”引才活动的东风,引进“海归”硕士陈智天成功创立广元市绿邦林业有限公司,依托二龙村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林地资源优势,规划打造二龙现代林业园区,全力发展核桃产业,成功注册“绿邦核”“蜀道剑门”2个品牌,有机认证核桃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500多户群众发展核桃种植和务工增收,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兴旺的新路径。
“这种‘红仁核桃’种皮鲜红、口感脆满,营养价值高,是核桃家族里不可多得的稀有品种。”在二龙村电商直播间里,陈智天正在展示推销今年引进培育的首批“红仁核桃”,“这件礼盒套装,188元40颗核桃,平均一枚4.5元,目前市面上单斤零售价高达60元,供不应求。”
为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二龙村同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元市林科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品种选育、技术指导、产品加工和冷链保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新建产业振兴车间,配套集筛选、清洗、去皮、烘干、取仁、分装于一体的生产加工线1条,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化链条。
2023年核桃产业园规模已达3880亩,种植优质核桃10万余株,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林业产业园、省级星级现代林业培育园、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林下种养 延伸产业链条
“有情芍药含春泪,莫言黄菊花开晚”。二龙村春末朵朵盛开的芍药花,秋季花团锦簇的菊花,既是旅游观光的绝美地,又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这一成效,得益于二龙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念,实施打造的景观药田“一药两用”产业。
二龙村核桃种植已成规模,但核桃挂果初期林地闲置,整体经济效益较低,为破解这一难题,二龙村科学实施“核桃+中药材”套种模式,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短养长、以园养园,高低结合、果药套种”循环发展模式,通过持续投入、逐年扩面、梯次创优,打造“核桃+金丝黄菊”采摘体验园,带动全村4个村民小组近3000亩的低效林地都种上了核桃、中药材、金丝皇菊。截至目前,二龙村已林下配套种植中药材1450亩、芍药680亩、金丝皇菊650亩,建设采摘观光体验基地1300亩、垂直樱花观赏园120亩,有机认证1600亩,注册商标5个,新建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2条。
“林下套种中药材,既能盘活林地资源,又提升中药材产量,在收获长期效益时,也因种植中药材获得短期收益。今年我村售卖鲜花5万元以上,中草药销售额超20万元。”谈到二龙村林下种植带来的改变,该村党支部书记孙仲富脸上挂满笑意。
2023年,二龙村成功举办首届“芍药赏花节”,顺利举办第二届“剑门金丝皇菊采摘节”,游客免费体验赏花摘花,吸引周边更多游客参与,带动本地土蜂蜜、粮食酒等特色农产品就地销售和升值,活动期间帮助70余户脱贫家庭增收21.6万元。二龙村复合型、创新型、融合型的产业园区,顺应了乡村振兴时代发展趋势,“融”出了一片新天地,温暖着上千村民。
产出一体 实现多元增收
“我的土地租给村上种核桃树和中药材,自己在这里打工,不用出远门,只要天晴就有活路做,一天100元钱,等这批核桃采摘结束,这个月就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二龙村村民龚仕笑着说。“要不是村上种核桃和药材,哪里有这种家门口‘捡钱’的好事情。”
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服务发展,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幸福成果,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二龙村借势产业融合,引导农户加入产业集群,实行“土地流转兜底一批、直接务工带动一批、产业效益分红促进一批”的“3个一批”带富增收机制,2023年,流转林地3500余亩,耕地300多亩,群众每年获得土地林地流转费用达80万元;组织村级务工约2万个工时,群众务工总收入2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产业分红户均增收500元。
产业长效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的路径,二龙村充分运用“园区电商平台、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及园区林产品实体店”等渠道,推广“剑门皇菊”“绿邦核”等特色品牌;持续开发打造田园景观,完善周边餐饮、休憩及娱乐设施,发展民宿产业。2023年,各项产业总收入突破6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超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同时,还辐射带动周边11个乡镇6000多户农户,发展核桃产业3.2万亩,人均增收1000多元。(杨佳铭、殷杰)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