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微”处着手 “微实事”托举起百姓“小幸福”

彭镇从微处入手 让群众幸福“满格”。彭镇供图
成都双流彭镇旅游名片“观音阁百年老茶馆”属地永丰街,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流动摊贩、经营户的“风水宝地”,在发展的同时,滋生了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和安全隐患,导致发展与治理、商铺与住户的矛盾日益加剧,成为社会发展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难点痛点。
“占道经营”如何又“治”又“理”?通过社区网格员调查上报后,为改善老街面貌,彭镇政府立即开展老街占道经营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利用“标本兼治、疏堵结合、柔性执法”等治理措施,引导商户自觉转移和清理占道物品,并开辟临时市场劝导流动摊贩入驻经营,增强其自觉参与美化街区面貌的责任感。同时,为遏制“返潮”现象,部署城管、网格和综治力量坚持“人巡+车巡”“昼查+夜查”相结合方式,分时分段对沿街商户开展全天候监管巡查,确保管理时间全覆盖,空间无死角。整治期间,该镇共出动执法辅助人员165人,劝导流动摊点60处,清理流动经营93处。
正所谓细“治”入微小网格、基层治理大效能,彭镇不断创新群众服务举措,从“微”处着手,从“实”处发力,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化于“网”、解于“格”,以“绣花”功夫做精做细做实基层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智治、众治、善治效能,让群众幸福“满格”。
今年7月,燃灯社区网格员巡查中发现罗汉路有一个深度30-40厘米的大坑,影响行人及车辆通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接到上报后,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庚即安排人员现场勘察,发现该道路损坏面积较大,普通养护不能解决出行问题,于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情况。通过多部门协同会议研判,立即将罗汉路纳入下半年大修项目,并安排养护人员对道路进行了全面巡检,对破损路段暂时性修补。11月,按照既定工作方案,路面大修完成,群众平安出行,满意回家。
近年来,彭镇坚持党建引领,深扎基层,将群众工作融入“微网实格”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网格e家”工作站,探索建立“345”工作法,深挖社区“五老乡贤”,嵌入“网格巡查+群众上报+智慧感知+扫码办事”等民情收集智慧应用,发挥党员、退役军人、热心群众等网格流动“哨兵”、移动“探头”作用。同时不断完善群众协商机制,畅通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渠道,整合“金角银边”空间资源,营造“三馆六室”场景,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服务对象,打造9处全龄段便民阵地。通过网络理政转派、网格力量排查、群众自主反馈、敲门入户“家常会”、居民“板凳会”等渠道,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和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由网格总长及时“吹哨”,召开网格舆情研判会,群策群力解决群众身边事。用“微实事”托举起百姓的“微幸福”,不断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