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从人脸识别到“刷掌”支付 生物识别技术打开应用新空间

2023年12月26日08:36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人脸识别到“刷掌”支付 生物识别技术打开应用新空间

成都贝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掌静脉识别钥匙管理系统。

川大智胜三维人脸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点云模型。

轻轻伸出手掌,对准扫描器,“嘀”的一声,绿灯亮起,验证通过。

今年以来,以掌静脉识别技术为支撑的“刷掌”识别正加快落地。腾讯、阿里等巨头纷纷布局,在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部分地铁闸机口、便利店、大学校园食堂、体育场馆等场所,只需要伸手“刷掌”,就能完成线下支付、门禁识别、安检过闸等功能。

“刷掌”和刷脸有何区别?当生物识别技术为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时,个人隐私又该如何保护?

A

“刷掌”识别场景加速落地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记者见到了微信团队展出的新产品“微信刷掌”。在展馆内的充电宝租借区,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只需要先在“刷掌”设备上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掌纹和掌静脉信息后,将手掌对准设备扫描区,就能成功借走充电宝,整个支付过程不到1秒。

“掌静脉具有天然的防伪优势。”长期从事生物识别技术研究的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赵启军告诉记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具有较强的吸收特性,因此使用近红外传感器可以捕捉静脉血管图像,再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进行身份识别。由于掌静脉的血管丰富,具有唯一性,比指静脉的准确度和识别率更高;和体表的掌纹、指纹以及面部特征相比,掌静脉隐藏于手掌皮肤以下,而且必须是活体识别,因此不易伪造;此外,识别时不需要接触皮肤,也不受光线、皮肤识别影响,因此使用方便。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再加上“AI换脸”技术引发的各种风险,今年“刷掌”识别技术的落地步伐加快。自今年5月,微信支付联合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开通“刷掌”乘车服务后,“微信刷掌”已应用于交通、健身、校园、零售、餐饮、办公、共享充电等多个场景;支付宝也对外公布了相关专利技术。

其实,“刷掌”技术并非新鲜事物。2020年,亚马逊就推出了采取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技术的Amazon One支付系统,省内也有企业进行相关布局。

在成都高新区的成都贝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厅内,记者见到了多款掌静脉智能终端,站在智能门禁系统前,采集掌静脉信息后,只需对准扫描端隔空一刷,门就自动打开了,即便手上有水和轻微污渍,也不影响。

“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研发掌静脉识别技术。”该公司负责人毛华鹏介绍,近年来,公司已推出了10多款“刷掌”支付设备,包括门禁系统、储物系统、考勤与巡更系统等,并在部分城市的司法系统、医疗机构、体育场馆、智慧城市等领域有落地案例。

经过6年的技术储备,掌静脉识别用于大规模人群识别的性能大幅提升。比如,同一个单机设备上,过去1∶2000人的比对能实现1秒内完成,但现在,采用最新一代算法,相同条件下1秒内可以实现1∶10000人比对。随着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算法模型逐渐成熟,可实现百万级和千万级的人群快速比对。

B

生物识别行业格局是否会改变?

地铁口刷脸乘车、进小区刷脸开门、快递柜刷脸取件……如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指纹和人脸识别在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这两种技术都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设备成本优势。”赵启军介绍,指纹识别技术发展最早,因为采集识别设备相对简单,但便捷性不如人脸识别,随着摄像头的普及和深度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目前人脸识别的市场占比已超过50%。

随着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出现,行业格局是否会被重塑?

对于掌静脉识别的前景,企业普遍看好。“和去年相比,今年订单量增长了10多倍。”毛华鹏说,今年很多客户都主动找上门,既有高校、设备和软件厂商,还有政府部门。此外公司今年还和马来西亚、日本、印度尼西亚的客户接洽,产品也取得了欧盟CE认证,下一步将打开欧洲市场。

不过,多位行业专家认为,“刷掌”识别的推广,还面临改变用户习惯、设备推广成本较高、支付安全和法律风险等难题。

调查显示,20.2%的用户不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到86%,位居全球第一,要想重塑用户的支付习惯并不容易。

“掌静脉识别需要专用的图像传感器来获取静脉信息,设备成本更高。”赵启军建议,从长期看,“刷掌”支付还需要从场景应用角度出发,跟移动支付、医保社保等业务场景更好融合,从采集设备的设计、操作流程的优化上进行提升,真正带来便利。

在毛华鹏看来,要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建立通用的掌静脉数据库。“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一个通用的掌静脉数据库,很难在社会大范围推广,只能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使用。”他表示,针对当前应用推广的局限性,公司主要面向To B客户,比如和智能门锁、保险柜厂商合作,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供应商,在他们的产品中应用掌静脉识别技术。

C

生物识别技术与隐私保护如何平衡?

当生物识别技术为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时,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近年来,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电信诈骗等乱象丛生,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正受到挑战。从一些地区的试水情况来看,不少网友对“刷掌”识别技术也表现出不信任。

生物识别技术与隐私保护该如何平衡?对此,微信支付方面表示,不会储存用户的原始掌部信息。同时,微信终端和后台采用数据脱敏和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使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刷掌”技术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验证。光靠企业自我约束还不够,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

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今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不得保存人脸原始图像、图片、视频”等内容。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对于生物识别技术,整体政策基调已从早前的“鼓励”转向“审慎”,行业对“刷掌”识别技术的态度也趋于谨慎,并建议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平台企业的数据获取、数据应用等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管。

除了外部规范,技术提升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以人脸识别为例,行业正在进行一场AI之间的攻防博弈。

“目前人脸识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漏洞,比如用人像照片、硅胶面具等非真实人脸信息,就有一定可能攻破现有的人脸识别防伪门禁。”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大智胜”)三维事业部副总经理唐勇介绍,传统的二维人脸识别没有对深度信息进行采集,现在的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在精准度和安全性上有了较大提升。

在川大智胜的展厅内,记者见到了一台三维全脸小型采集设备,可以一次性采集人脸从左耳到右耳180度的数据,人脸信息采集完成后,屏幕上呈现出重建后的人脸点云模型,采集精度可达0.1mm。唐勇介绍,高精度三维全脸采集技术,不仅能有效抵御照片、视频、假体面具等的仿冒欺诈,还能解决传统人脸识别在弱光、遮挡、面部有一定偏转角度等情况下的识别困难。

借助深度学习技术,人脸识别的“防伪打假”能力也在提升。“在技术上,我们有了一些新思路,比如用人工智能战胜人工智能。”赵启军举例,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在细节上会存在一些不真实,比如过度平滑,这些伪造的痕迹可能肉眼很难发现,但在数字空间里,通过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发现伪造的痕迹,从而区分设备识别的人脸信息是真实的还是伪造的,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识破假人脸。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