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四川提升再生稻平均产量 试水“关键一招”

2023年11月05日08:46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稻田“留白”,机收也能实现“吨粮田”

  “今年,全省预计再生稻有收面积486.7万亩,平均亩产154.9公斤。”近日在自贡市富顺县举办的四川省再生稻生产现场观摩会透露今年四川再生稻生产的一组数据。

  几天前,再生稻亩产的四川纪录被打破——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的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489.9公斤。

  今年,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积达550万亩,居全国第一。但与省内高产典型、省外平均亩产400多公斤的优势产区相比,我省再生稻平均产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何提高全省再生稻均产?影响再生稻产量的因素很多,近年来,农业专家、种粮大户联手,找准症结,试水“关键一招”。

  症结

  人收高产,机收低产

  在川南、川东以及川东北海拔较低、光热条件较好的稻区,有再生稻的蓄留传统。每年8月上旬收割第一季后,充足的光热还能让田里的稻桩重新发苗、抽穗、灌浆,一种两收,提升粮食产量。

  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超种植了1600亩水稻。虽然水稻种植面积在当地冲在前头,但在再生稻这一季,刘世超是个“后进生”,基本属于“人种天收”那一类。

  “每亩收个几十公斤差不多了。”刘世超说,水稻种植面积大了,必须靠机械收割。头季稻成熟后,收割机在田里走一遍,碾压不少稻桩,一亩地收不了多少再生稻。

  合江县大桥镇农技中心主任范银钦也提到,当地种粮大户多使用机械化,机械作业碾压稻桩,再生稻亩产较低,不到100公斤。

  但是,对一些人种人收、精耕细作的散户来说,再生稻亩产普遍能达到250公斤到300公斤。在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种了5亩水稻的余启彬算过一笔账,每年头季稻的收成刚好和成本抹平,“一年下来就指着再生稻的赚头。”对于余启彬这样的散户来说,再生稻产量越高,一年的种植收入也就越高。

  专门搞高产攻关的示范田,在全程人工种收等技术的支持下,产量更高了。

  上房村示范片高产成绩打破四川纪录,专家们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冷静,“对于种粮大户来说,这个产量水平很难复制。”

  破题

  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

  目前,在省内几个再生稻主产区,种粮大户普遍采用机收。如何提高种粮大户的产量水平,是四川再生稻平均产量提升的关键。

  “不可复制,但能‘追赶’。”在四川省再生稻生产现场观摩会上,再生稻栽培专家、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为来自全省再生稻适宜区的100多名农技推广负责人授课。

  徐富贤把重点之一放在一项为种粮大户准备的关键技术——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春耕插秧时为头季稻机收留出作业走道,走道空行不插秧;收割时不碾压稻桩,留下的稻桩再蓄留再生稻。

  “这种适宜机收的种植方式能够在种粮大户中快速推广,是提高全省再生稻产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徐富贤说。

  增产效果如何?去年,刘世超试着用这项技术蓄留50亩再生稻,头季稻亩产650多公斤,再生稻亩产350多公斤,“实现‘吨粮田’!”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两季稻一共2000斤来算,一亩地成本1700元,收入2700元,纯收1000元。以前只收头季稻,一亩地算下来收益只有300元左右。

  刘世超说,今年,他规划了400亩的再生稻蓄留面积。

  不仅在泸县。这两年,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自贡市开始示范这项技术。“今年效果不错,预计再生稻亩产可以超过350公斤,再加上头季稻平均超680公斤的亩产,实现一亩地全年产粮食一吨的‘吨粮田’目标。”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尽管各地有了初步成果,但从全省来看,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还在探索阶段。“接下来,全省将集中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解决制约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30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55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200公斤。(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