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翻山海 来自东部新区的风吹响新丝路的“驼铃”

2023年10月24日19:4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千年风沙漫漫,万里驼铃铛铛。2000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的丝绸之路,让驼铃声在朔风鸣沙中飘向远方。2000年后,超6000辆中欧(中亚)班列从中国最西端的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发,悠悠汽笛响彻这个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一批又一批的货品在这里汇聚,驶向中亚欧洲。

昨天与今天,古丝绸之道与共商共建共享的新丝路,物与物的交换,文化的交流激荡,共同谱写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乐章。而来自成都东部新区的货品,也在这往来络绎中谱写出自己的音符。

融:从0到4000万

10月18日,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的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发货平台,工人正将轮胎装上集装箱。这批集装箱将经成都-西安-新疆,穿过国门随着中欧班列送达中亚和欧洲客户手上。

对于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半钢出口二部副部长杨锐来说,感受尤为深刻。“俄罗斯是我们的大市场之一,仅今年1-9月我们就已经完成1060万美元的订单,同比增幅接近83%。”据杨锐介绍,早在2013年,集团就做出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为了抢占先机,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10万套工程轮胎技改”项目,结合生产线优化和技术升级,不断扩大在当地市场占有率。

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受访者供图

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受访者供图

不唯市场,在过去,产品的运输对企业来说其实也是个难题。“开始几年,我们主要依靠公路,客户进货还需要自己承担集装箱购买和汽车租赁运输成本,相当于同时购买了集装箱和轮胎。”杨锐说,当时海大集团的轮胎产品最远只能销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订单金额也只有年均50余万美元。

杨锐做过测算,过去通过铁路运输一个集装箱体到哈萨克斯坦大约需要16000美元(含箱体和国内运输成本),中欧班列开通之后,运输成本降至9000美元——成本降低了,客户的购买意向就会加大。2015年以来,集团的订单量与客户量都在持续增加。成都东部新区成立后,来自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和海外市场准入等方面“一对一”指导帮助,又让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交往贸易中取得了更大突破。

杨锐兴奋地说,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9月出口额达到4057.17万美元。

引:从“0”到“1”,从无到有

今年8月,巴顿电子束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项目由世界顶级焊接研究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以下简称“巴顿所”)参与投资建设,将打造真空电子束五轴动枪焊接装备和真空电子束熔炼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开展开展电子束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

巴顿高能束电子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受访者供图

巴顿高能束电子技术(成都)有限公司。受访者供图

巴顿高能束电子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平是项目的主要筹建者之一,成都东部新区的招商服务意识让他印象深刻。“新区有专员向我们介绍惠企政策,优化流程,帮助我们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他直言,除了考虑到成都东部西区在成渝联动发展中的区位优势、优厚的扶持政策,新区招商团队的专业性也是企业落地的重要考量。

作为国内首家集真空电子束焊接、涂层、熔炼为一体的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巴顿高能束电子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主要面向军工企业、汽车发动机制造、航空设备、科学研究等领域,为它们提供先进的电子束装备和工艺技术支持。

就比如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电子束动枪焊接设备的企业。有了巴顿所的技术加持,公司可以自主生产中压60-90KV电子束动枪焊接设备,能够实现高温合金、钛合金一次焊接深度120mm-200mm厚甚至一次成型,在飞机框架横梁、结构件加工以及汽车发动机内部高温合金部件生产等高精尖生产场景应用广泛。

在杨开平看来,成都东部新区正在积极规划的简州新城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强链补链”,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布局的航空维修产业,正与巴顿高能束电子技术(成都)有限公司的市场应用相契合,双方的合作将是一次“共赢”的双向奔赴。

目前,公司生产车间正在与一些科研院所进行验证机生产,预计明年1月实现第一台机器完成试制。未来,还将有18名巴顿所的乌克兰专家共同参与到企业的科技研发,成立电子束研究所,推动相关技术的升级迭代。这也将成为新区探索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效实践。

谋:“空中丝路”的天府路径

企业走出去,技术引进来,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成都东部新区还有更大的计划。

成立伊始,成都东部新区就锚定特色临空经济发展目标,依托天府欧国际机场国际门户枢纽优势,助力构建“覆盖广泛、衔接紧密、中转高效”的航线网络,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今年6月21日,中国直航博卡拉的首个国际航班“成都天府-博卡拉”包机航线在天府国际机场首航;9月23日,卡塔尔航空恢复成都天府-多哈航线,成为首家进驻新区的中东航空公司。

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也向成都东部新区提出建议:学习和借鉴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等成熟经验,通过开辟空中航路,聚集两个城市、区域间的资源要素,以此培育大枢纽、大产业和大物流,打通贸易和产业的合作通道。

就在刚刚结束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形成了458项成果,包括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89项和务实合作项目清单369项。其中,“吉尔吉斯物流通道与国际贸易战略合作项目”,被纳入务实合作项目清单。成都东部新区将与玛纳斯国际机场股份公司、吉尔吉斯邮政股份公司及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通过国际航线开通、物流枢纽通道建设、数字贸易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中亚-欧洲客货运战略布局,促进两地特色产品进出口贸易。

当前,成都东部新区正持续放大航空货运优势,用‘更国际化的视野’谋划产业布局,加速要素集聚,构建了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消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截至今年6月,成都东部新区围绕临空经济发展已落地实施项目76个、总投资1600亿元,天府智链产业社区、普洛斯智慧物联港等多个产业化项目也将于今年内投运。

11月,第三届“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合作论坛将在成都东部新区召开,行业专家学者和国内外航空产业力量还将汇聚于此,共同探索新时代航空全产业链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路径,为推动成都乃至四川航空产业和航空行业开放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区力量。

古道泛新声。成都东部新区将抢装发展机遇,发挥国际开放新门户优势,从进出口贸易、产业协作等方面重点发力,让“驼铃”沿着新丝路去到更远更广的地方。(王勤龙)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