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成都:公园下“藏”着全国首座2000吨全地埋垃圾压缩转运中心

2023年05月26日15:33 |
小字号

【解说】日前,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全国首座2000吨全地埋垃圾压缩转运中心——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开始试运行。据了解,所谓全地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是垃圾收集车进站后在地下将垃圾倒在压箱内,经专业设备压缩滤液,同时进行污水、除臭处理,污水经反硝化、膜过滤后排入地下污水管网,臭气经酸洗、碱洗等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大气,垃圾压缩成块后由配套转运车辆封闭运送至填埋场或发电厂。

近日,记者来到了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所在的“坡地公园”。据介绍,该项目占地约3.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其中垃圾压缩站采用全地埋式的建筑形式,地下两层,局部有夹层,其基坑深15米,相当于5层的深度。

在负一层的垃圾卸料区记者看到,现场有8个料斗正常使用,每隔数米就有喷雾装置进行降尘除味,一辆辆驶入的垃圾车根据指引来到对应的通道,快速完成卸料。

【同期】成都市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王刚

垃圾收集车进站之后,由这一个通道来进行垃圾卸料,垃圾车接近(卸)料口的时候,卷帘门自动打开,然后进行卸料。离开工位之后,卷帘门再自动关闭,然后里面有负压抽风的(风)口,让前端收集车在卸料的时候,产生的灰尘臭气不越过这道门,不影响我们的生产区域,保证它的臭气不外溢。

【解说】倒入料斗内的垃圾通过设备经过多次水平压缩后,去掉水分变成“压缩饼干”,再被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或发电厂。生活垃圾都有一定的含水量,垃圾转运让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车在转运过程中存储的水,以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水,都接入到污水处理设备中,经反硝化、膜过滤后排入地下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同期】成都市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王刚

通过远程的上位机进行操作,把垃圾压入集装箱,压缩垃圾的时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真空抽吸设备,集中通过管道来收集之后,再排放到渗滤液处理设备那边去。整个生产的过程中渗滤液不会落地,不会外溢。

【解说】记者看到,在处理中心地面的小坡上,正在打造升级公园设施,未来市民可以在此运动游玩。工作人员表示,花园式、开放式的设计能极好地改善区域环境条件,改变人们对传统垃圾站的认知。

【同期】成都市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王刚

那边就是我们压缩站的排风口,整个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过集中收集处理之后,它是大幅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来进行排放。然后现在我们楼顶正在打造一个城市公园,完成了之后也会对外开放。周边的居民从感官上也不会觉得这里有一个垃圾压缩站,从环境方面也不会感觉到对他有任何影响。

记者 吕杨 成都报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