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个“同心圆”如何画?

2023年04月20日08:01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家校社协同育人 这个“同心圆”如何画?

成都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

亮点点击

队伍建设

●发挥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库作用,遴选高校心理学专家、有丰富家庭教育教学及指导经验的教师入库

●组建全市150—200人规模的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核心队伍

机构建设

●依托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成立全市家长总校,并逐步推进各级家长学校建设

●推进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区(市)县分中心建设,构建市、区两级完整工作网络

示范引领

●依托全市现有的106所家庭教育示范校(园),带动区域内其他学校及所在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开展全市首批“学习型家庭”创建,凸显家庭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域与基础空间的功能

4月14日早上8点,成都天府中学附属小学门口,李春燕将孩子送进学校后,便赶紧和“妈妈跑团”的其他妈妈们汇合,到兴隆湖边晨跑。该校专门为家长打造了社团,包括“妈妈跑团”“爸爸足球团”等,旨在搭建家长参与教育的渠道和平台,有效促进家校共育。

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

具体到成都,今年将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规范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建设,编制相关指南,建立完善“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家访工作机制。

推动软硬件建设 加强家庭教育针对性指导

4月10日至11日,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教授商雪梅和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雪梅带领教学团队来到位于蒲江县的寿安中学、蒲江职中、成雅小学、泡小分校、寿安初中5所学校,对家长、孩子、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在进行学生团辅时,我们通过放松练习、链接OH卡叙述倾听、时光穿梭后作画等方式,让学生们觉察自我情绪状态,做出调整改善;进行家长团辅时,我们采用心理剧、角色交换等方式,让家长们体悟孩子的心境,从而了解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语言艺术和正确表达。”商雪梅介绍。据了解,商雪梅和杨雪梅是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主要针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或专题讲座。

今年,成都市将发挥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库作用,继续遴选高校心理学专家、有丰富家庭教育教学及指导经验的教师入库,并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指导等。同时,经各区(市)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会、社区学院等单位(机构)推荐,由专家组考核确认入选人员,组建全市150—200人规模的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核心队伍。

家庭教育专业机构的建设也迫在眉睫。今年,成都将依托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成立全市家长总校,并逐步推进各级家长学校建设。同时,继续推进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区(市)县分中心建设,构建市、区两级完整工作网络。近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在积极筹建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分中心,目前已进入分中心选址阶段。

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院长朱红涛透露,本月内,成都市还计划组织各区(市)县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到重庆交流学习,探索课程共建、平台共享、课题共研、队伍共育等工作。

以示范校引领 形成家校社一体的教育合力

“现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场景与我们那时太不一样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没有比进一次校园、进一次课堂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方式了。”近日,在成都市海滨小学参加完“家长开放日”活动后,2021级9班学生蓁蓁(化名)的妈妈很快在家长群里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在成都市海滨小学,“家长开放日”是家校共育的特色活动之一。作为成都市的家庭教育示范校,该校积极拓宽和创新家长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实践中逐步建构了由家长社团、亲子游学、现场答辩组成的“OAO”家长教育线下体验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通、信息互联、相互增值。

本月初,每月一次的“锦江幸福家庭日”活动如期举行。2022年10月,锦江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成都市锦江区青少年社区教育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把每月第一周周末设为“锦江幸福家庭日”,倡导全区各学校、社区及12万学生家庭,利用“幸福家庭日”开展各类家庭亲子活动,为高质量亲子陪伴提供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社会协同育人方面,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的“共享奶奶”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3年多。通过“大手牵小手”的形式,社区的长者和双职工家庭牵手结对。有了“共享奶奶”们的帮助,双职工家庭不再出现两头难的局面。

今年,成都市将依托全市现有的106所家庭教育示范校(园),通过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其他学校及所在社区,形成家校互动的规范管理、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构筑家校社一体的教育合力。同时,成都将开展全市首批“学习型家庭”创建,以全员学习、全家阅读、共同成长为主线,凸显家庭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域与基础空间的功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