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代表之声

2023年03月16日08: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新征程上,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采访了4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实现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耕地是基础。耕地稳量、提质,关键要从土壤入手。

  要加大综合配套投入,发挥协同治理效应。统筹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服务等综合配套措施的资金政策投入,科学联动,形成合力,系统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要支持农业主体发展,做强绿色有机农业。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场地化造肥的支持。秸秆资源和畜禽粪尿资源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重要有机肥源,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应用秸秆腐熟还田、粪肥堆沤还田等技术模式,带动耕地质量改善。支持种养大户带动多方实施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探索过腹还田、过腹增值技术模式,开拓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

  要优化财政补贴模式,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应进一步明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实际种植者,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让真正承担耕地地力保护责任的种植者得到政策实惠。设立专项财政补贴,加大施用有机物料入田补贴力度,有效撬动金融社会资本,鼓励支持农民将有机物料投入作为自觉的生产行为,让农民自愿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本报记者  张艺开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委书记古正举: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重点是要健全体制机制、配强骨干队伍、完善工作格局,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健全党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准确把握县、乡、村在乡村治理中的职能定位,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乡镇统筹能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增强村级落实能力,坚持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各环节、全过程。

  要配强党领导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选优配强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加大全覆盖培训力度,增强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打造具有现代治理意识和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完善党领导乡村治理的工作格局。坚持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健全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机制,畅通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乡村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

  (本报记者  宋豪新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堂街镇赤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亚: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就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年轻人返乡,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产业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大农村特色旅游道路等特色产业道路建设力度,发展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支撑。

  统筹规划“产业地”。科学统筹、分类规划村庄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重视村庄个性和特点,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确保规划落地。

  培育吸引“产业人”。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对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创业扶持力度,在进修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向产业带头人倾斜,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将逐步增加。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的思路和措施,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带动资金、技术等更多流向农村。

  (本报记者  王云娜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要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财力保障工作是关键环节。不仅需要保持投入稳定,同时还需规范资金分配、完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监管。

  为贯彻落实好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需要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建立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并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帮扶村倾斜。同时,还需将脱贫人口数量、相关人群收入等作为资金分配的主要因素,对资金使用范围、下达时限、绩效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资金使用中,应当注重支持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对带动脱贫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另外,需用好财政衔接资金监管系统、联合多部门开展衔接资金专项检查、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切实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本报记者  张  文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6日 18 版)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