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群众身边的温暖“医”靠——贡井家庭医生制度实践

2023年02月21日15:50 |
小字号

“白+黑”“5+2”,管慢病、治小病、防大病,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他们是“医疗保姆”,他们是“健康管家”,他们是“贡井区家庭医生”。

村里的“120” 村民健康守门人

骑着小电驴穿梭在麻柳村,一路上总有人跟杨远德打招呼:“杨医生去哪儿呀?天冷得很,要保重身体哟。”在杨远德做村医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和患者的关系一直很好,当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杨远德觉得和村民的关系更亲密了,这些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了麻柳村每一寸土地,被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为“120”。

2022年,一个寒冬的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寂静的黑夜,从睡梦中被吵醒的杨远德一看时间,凌晨。电话那头虚弱的声音响起:“杨医生,我不行了……人特别晕,感觉喘不上气来”“老刘,先别紧张,你慢慢说。”给杨远德打电话的是他的签约患者刘利全。

刘利全平时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什么基础病,出现发烧症状后非常慌张。“老刘,你先物理降温,如果病情不减就来卫生院。”杨远德说道。在得知刘利全没有任何药物后,他迅速联系了同事给刘利全准备了一盒退烧药。

第二天一早,杨远德给刘利全做了全面的检查,“老刘,你现在温度没有超过38.5°,这盒退烧药你先拿着,回去多喝水,尽量物理降温,温度超过38.5°再吃药。”看着手里珍贵的退烧药,刘利全心里百感交集。

随后几天,杨远德继续做好跟踪随访,直到确认刘利全退烧并且没有其他症状后才放下心来。

“杨医生,最近我的血糖一直降不下来,怎么办哟?”最近,66岁的麻柳村九组村民刘代军找上了杨远德。

“我看一下你现在的血糖呢,你这样,以前的药不太行了,我重新给你开一个,你到镇卫生院去拿药,费用低。”

一开始刘代军并不相信药能这么便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到建设镇卫生院拿了药,“这四瓶药平时要五六十,我去乡镇卫生院拿才四块多,政策太好了。”

原来,杨远德给他办了慢病门诊,在全市的每一个医疗机构都会免诊疗费和挂号费,药费也会报销很多。“太感谢杨医生了,多亏他费心。”刘代军说道。

今年92岁的钟淑琼老人患有冠心病,2月16日,记者跟随杨远德到了老人家里上门开展医疗服务。

“杨医生来啦,妈妈,杨医生来看你了。”一进门,钟淑琼的儿媳妇龚辉就热情地迎了出来。

“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心口闷不闷?”杨远德一边把脉一边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多亏了杨医生你经常来照看我,吃了你配的药,我感觉舒服多了。”钟淑琼老人笑着说。杨远德听完后,对钟淑琼做了心脏听诊,叮嘱完相关注意事项,又奔向了下一位患者家中……

有温度的诊疗 是医生也是家人

在距离麻柳村十几分钟路程的郑家观村,家庭医生何琼英正在给前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刘志红叮嘱注意事项。

“没什么大问题,老刘,是不是过年吃好了哦,多锻炼身体哦。”何琼英打趣道。

何琼英和签约患者之间温馨的相处方式,让家庭医生这个称呼充满了温度,因为有温度的医疗,让她和患者关系是朋友也是亲人。

采访当天,村民钟水文也来到了何琼英的访室,“何医生,你昨天下午上门服务去了呀?”何琼英笑着跟记者说:“你看,我每天的行踪他都晓得。”

说起何琼英和钟水文,还颇有一段渊源,今年82岁的钟水文是一位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留守老人,由于孩子长期不在家,老人也不会使用通讯工具,何琼英就成了联系钟水文父子的纽带。钟水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何医生最好了!”

据钟水文介绍,2022年12月,新冠病毒暴发期间,何琼英每天都会去他家中,检查他的健康状况,平时过路的时候,经常会给他带菜和吃的。“何医生有时候自己不舒服都不忘上门,有这样的医生,我们实在是太有福气了。”钟水文笑着说。

何琼英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说到:家庭医生既是守护群众身体健康的医生,更是关爱群众心理健康的家人。

435,956,这是杨远德和何琼英的签约患者数据,在贡井,还有千千万万个杨医生、何医生,他们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他们没有巨大的成就与耀眼的光环,却成为居民最贴心的人。

2022年,贡井区高血压患者累计签约17238人,糖尿病患者累计签约6909人,“两病”专科医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50次,接诊“两病”签约患者326人,完成41597名青少年近视筛查,组织健康讲座20余场次……这些看似“冰冷”的数据,以独特的方式折射出一份份温暖的价值和人心。(程洁 王垚秋 孔云)

来源:自贡网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