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杨澜单霁翔在成都邛崃探访瓷胎竹编技

2023年01月28日08:16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杨澜单霁翔邛崃探访瓷胎竹编技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它起源于清代,取材大自然,有着“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 昨晚,江苏卫视播出的《新生万物》中,发起人杨澜与老友单霁翔将去到“天府南来第一州”邛崃,走进竹林深处,走近非遗传承人,探访体验瓷胎竹编这项非遗技艺。

  杨澜和单霁翔的这次非遗之旅,始于150米的竹海高空。在这里,瓷胎竹编市级非遗传承人罗荣成和他的儿子罗勇接待了一行人。罗荣成从事竹编技艺三十几年,单霁翔笑称:“这片竹子都认识您吧?”

  父子两人告诉大家,制作竹丝要学会选竹,竹子要选生长了两到三年的年轻慈竹,竹节长、表皮干净、年轻壮实为佳。尤其是竹子的年龄,要会看、会听。没想到,在“听声辨竹”环节中,单霁翔光靠敲竹声,便几次猜对了竹子的年龄。

  体验制作竹丝的第一步就是刮青,仅仅是这个技艺就需要学习三个月。刮青时,不能有一丝刀伤,否则竹子就废了。因此,通常一百斤竹子也只能制作出八两精品竹丝。刮青完成后,便是分片、分层、起薄、冲头、揉丝、抽匀这几项步骤,每一步都容不得马虎。

  如果说罗荣成让大家了解了竹丝的来之不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游伟则让他们懂得了竹丝韧性的重要。挑三压三盘底,挑一压一穿线,依胎成型,不结实的竹丝很难实现这些过程。在游伟的教学下,杨澜也成功编出了作品。

  而要将竹丝做成瓷胎竹编,手上功夫是关键,动脑花心思也必不可少。一行人来到蒲江刘氏竹编体验馆学习提花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嘉峰也表达出这样的观点:“要动脑筋,不断地判断。”见识了刘大师竹编字画长卷《文姬归汉图》和《天伦之乐》这样级别的作品,杨澜在手作时感受到了一丝吃力,感叹“这眼睛都花了!”非遗技艺传承的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份执着的匠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