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公安成功阻止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

人民网成都11月25日电 (王凡)“女士,这是诈骗!”11月23日凌晨1时,面对独自一人呆在车里与骗子通话的李女士,四川省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民警及时制止,成功阻断一起正在进行中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警官,我爱人下午突然带走了家里的银行卡,现在无法联系上了。她该不会遭遇电信诈骗了吧!”11月23日0时许,市民王先生心急火燎的来到叙州区公安分局金沙江大道派出所报警。
经询问,王先生的妻子李女士于11月22日11时许接到一通电话后就匆忙离家。最初王先生以为是工作上的事情就没有多问。16时许,妻子神色紧张地返回家中,将家中的银行卡全部拿上后便又匆忙离家。此后,王先生便再也联系不上妻子。直到王先生下夜班,妻子仍然没有任何音信。
根据王先生的描述,结合李女士反常的举动,民警判断李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于是立即向分局联指汇报请求支援。同时,派出所值班警力兵分三路寻找李女士。凌晨1时许,派出所辅警古仁艺在辖区一工地道路旁发现李女士所驾驶的车辆,而当时李女士正在车内与对面进行着视频通话。
李女士对警察的到来表示诧异,同时也停下了手机上的操作。出警人员乘机从李女士手里要过电话,与对面进行对质。对面称自己是外省某公安局的办案民警,还不停“警告”出警人员不要干扰正常执法,但随后迅速挂断了视频。
李女士稳定情绪后告诉民警,11月22日11时许,自己接到自称是“成都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称李女士将在2个小时后将被赋红码。李女士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担心,遂让“工作人员”帮助查询自己为什么被赋红码。“工作人员”称李女士名下有一张电话号码在上海市一高风险区扫了场所码,所以要赋红码。随后,诈骗分子又冒充警察,称李女士的电话号码涉及诈骗犯罪,需要配合调查,并一定要在11月23日9时前将银行卡内所有存款转移至“安全账户”中。
李女士信以为真,遂按“民警”指示,购买了新手机,下载了一个叫“ZOM”的APP,此后再也打不出去电话,收不到短信。过程中,李女士按照“民警”要求告知其个人存款有60余万元,又在“民警”的指示下在支付宝借款14万元、微众银行借款8万元。
“发生的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人完全失去了理智,没有了任何判断力,被骗子牵着鼻子走。”回想经历的一切,李女士称自己很“懵”,不确定自己是否已向诈骗分子转账。因担心李女士手机被植入木马,出警人员立即陪同其前往银行ATM机查询转账情况。经查,李女士在支付宝、微众银行所借22万已汇入其银行卡中。因及时发现、劝阻,公安机关成功为李女士避免了80余万的经济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视频、共享屏幕等形式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远程转账汇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