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入网“微网实格”,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工站“站网联动”新模式

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结合现有网格化建设基础,完善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微网实格”组织架构,通过划好一张网格健全治理体系、选好一支队伍建立管理矩阵、用好一个工具提高治理效能,探索“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网格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微网实格体系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作用不断得以发挥,郫筒街道社工站通过主动搭建平台,整合各村社区社工室,建立“社工室+社区网格”联动机制,让社工主动“入网”实现资源联动、服务联动,对摸清辖区民政服务对象底数、聚焦服务对象需求大有助益,促进了基层民政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双线融合,达到1+1>2的效果。
郫筒街道幅员面积3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万人,所辖22个村社区,最大社区服务人口约5万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16%,人口老龄化严重,现有80岁以上老人2706人,高龄独居792人,60岁以上低保、散居特困人员54人。2021年底,郫筒街道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一老一小为主要服务领域,以老年志愿组织孵化为特色,逐步形成了集老年厨房、社工服务、组织孵化、个案咨询、心理辅导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镇街级社工服务站点。作为郫都区幅员面积最大、服务人口最多的街道,站点社工在早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难点问题:一是各村社区社工室均处于初建阶段,大部分还未有专项经费支持,仅靠社工的力量无法深入下沉搜集数据和需求;二是大多数民政服务对象呈变化状态,若动态监测不足易造成信息滞后,出现负面社会影响;三是经过几轮疫情防控、安全排查等应急事项,社工站在建站初期明显暴露出社会面动员能力不足、资源联动不够等短板。
基于上述问题,郫筒街道社工站提出“社工站+社工室+社区网格”联动模式,通过信息联通、事件联商、问题联治、服务联抓,让民政部门和社治部门的服务载体和人员能够在基层实现互融互通,二者真正融为一个整体,以最优方式解民需聚民心。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打通信息通道
在社工站的总体统筹和调度下,22个村社区社工室各自与所服务社区网格展开联动,驻室社工加入微网格长企业微信工具,及时了解居民动态,回应特殊群体诉求;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信息探头作用,精准投送群体需要的政策讯息,借助微网格长的属地优势,动态搜集突发事件困境人群信息并做好跟踪管理,建立特殊人群的分级台账,便于个案的及时介入。自工作机制运行以来,社工站共接收居民动态信息274条,响应时间从以往的6小时缩短至2小时,实现政策入户100余次,完成特殊人群分级台账5个,由此开设5个个案顺利实施并已成功结案。
延伸社工服务触角,提高服务精度
一勺米,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郫筒街道蜀都新邨社区香门第小区,社工带领小朋友敲门募米,社工也通过这种方式深入认识、了解居民情况,为后续服务奠定基础。当走访到高龄独居老人,社工从兴趣爱好入手,通过多次入户访谈逐步了解老人的健康、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从专业角度进行评估,制定一套专属于老人的服务方案。
除了网格员能让社工的服务触角扎得更深、覆盖更广,网格中的志愿者力量也会发挥作用,参与老年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动。经过近一年的持续深耕,社工站调动辖区爱心企业、社区合伙人近60余家,运用志愿者1000人次,完成进网格服务200多场,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满意度高达98%。
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培育治理骨干
社工的专业优势不仅体现在对民政对象的专业服务上,还有在治理骨干的挖掘和培养上。对群众的服务最终是需要人来实现的,在挖掘、培养网格储备力量这一方面,社工站室的社工能反哺于社区网格,为网格持续不断地培育人才。如:郫筒街道书院社区社工室持续进行动员招募积累志愿者,常态化围绕需求搜集、信息筛查、隐患排查、特殊群体服务开展微网格长能力提升培训;双柏社区社工室制作发布微网格长职能操作手册,以利于微网格长更清晰自身权责,更好地与社工室做好职能配合。截至目前,郫筒社工站已帮助全街道22个一般网格结对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的社会组织服务性活动受益群体达500余人次。
做好站点支持平台,实现多元参与
郫筒街道社工站此次“入网”行动,是基于网格具备熟悉居民情况的先天优势,而社工又能够针对社区情况、资源和居民需求制定不同方案,并提供精细化服务。“社工站+社工室+社区网格”新模式的展开,让郫筒街道社工站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一个统筹者、支持者,让辖区的“五社”资源结合得更为紧密。
在工作推动过程中,郫筒辖区内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李女士,由于年龄较大,缺乏工作能力,一起生活的亲人身体不好,家庭经济困难。了解情况后,社工与网格员联动将其主动纳入“让爱回家——高龄老人关爱计划”的服务对象,对李女士进行康复、社交和心理支持,针对家庭生活照料等方面联动养老服务机构、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志愿者提供服务,实现多元参与。同时,依托微网实格体系,社工室正在逐步改变社区活动的传统形式,将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性的专业服务和特色服务,开展到网格中去,推动民政服务“人到格中去,事到格中办。”(王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