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蓉城一家亲·永远跟党走——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民族工作创新实践>>用心打造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创新“五六工作法” 构建各民族共建共享新格局

2022年10月14日15:13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面积0.4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2万人,共有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仡佬族等21个少数民族382人,占社区总人口2.96%。社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形成了“五线发动”“六大平台”的基层民族工作体系。

党建引领“五线发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民宗局供图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供图

发动党员线,发挥各族党员先锋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三会一课”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将26名少数民族党员纳入4个党小组,建立党员一对一联络机制,实现党组织对各族群众联络的全覆盖。通过联系走访、组团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发动自治线,发挥各族群众主体作用。主动发掘培养18名少数民族群众担任业委会、院委会、楼栋长等小区自治组织成员,引导各族群众在小区公共议事、自治管理等方面积极献智出力,探索多民族小区发展治理的协商共治共事路径,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向小区延伸。

发动志愿线,凝聚各族群众正能量。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懂法律、知政策、讲团结、乐奉献的各族群众组建民族联谊志愿互助小组等各类志愿服务队3支,开展政策宣传、收集舆情信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

发动社团线,促进各族群众文化交融。发挥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特长,鼓励组建歌曲舞蹈、民族乐器等群众性社区团组织11个,吸纳各族成员355人,开展各类惠民演出、文化表演和公益活动等100余场,有效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发动服务线,树立各族群众主人翁意识。建立居民互助服务机制,积极为各族群众解决就学、就医和养老等实际问题。在开展高品质服务的同时,教育引领广大被服务对象成为社区服务力量,各族群众全部成为社区党组织的坚定支持者。

创新搭建“六大平台”,团结各族群众共同迈向幸福美好生活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民宗局供图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供图

搭建自助服务平台。建立“民族一家亲委员会”,组织选拔12名社区少数民族群众骨干担任联络员,日常参与各族群众的组织联系、教育服务和关爱帮扶等。开展各类活动近百场,各族群众参与人数达到2000人次,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建立1300方米“社区民族之家”,打造陈列展示20余个民族特色服装、文化、工艺品等藏品的社区民族文化博物馆、蓉城一家亲剧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沙龙区等功能区,成为辐射天府新区的重要文化活动阵地。

搭建权益维护平台。建立“法治服务+心理咨询+矛盾调解”的“社区权益维护中心”,由专业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矛盾化解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实现一对一的权益保障体系,及时调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

搭建社会关爱平台。建立“社区关爱帮扶基金”,开设慈善茶座、公益市集等“自我造血”项目,年募集服务资金40余万元,定期举办创意慈善义卖、帮扶公益晚会等活动,搭建安公关爱APP、红色公益走廊等线上线下众筹平台,充分做好各族困难居民的帮扶服务。

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建立“社区群众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健全各族群众创业导师机制,创新开展梦想直播间、安公小酒吧、城市美化师等创新创业服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批次,培训人员30人次,实现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专业化、常态化、精细化的服务提升。

搭建资源整合平台。联合在四川的新疆商会、西藏商会、甘肃商会等行业协会,成立“安公社区发展联合会”,有效整合社区民族地区资源,形成社区公益夜市、社区邻里艺术周、民族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年均提供就业机会346个,开展项目合作8个。

全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

蓉城一家亲“孔雀开屏”景观。民宗局供图

蓉城一家亲“孔雀开屏”景观。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供图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建成成都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9场、各类交流活动13次,参与2000余人次,切实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在做好服务和搭建各类平台中讲好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和社区民族团结故事,在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激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目前,社区已培养传播和践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37人。

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格局。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社区发展治理相融合,通过“党建引领+依法治理+服务平台”,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寻求利益共同点,形成“群众得到实惠、不忘反哺社会”的良好互动局面。截至目前,安公社区75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社区常态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6000小时/年。疫情期间,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社区捐款捐物价值10万余元,并有85人直接参与社区抗疫工作,呈现了新时期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画卷。(成民宗)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