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沉浸式体验”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

一场天府农耕的“寻根之旅”

2022年09月24日08:20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场天府农耕的“寻根之旅”

  点位

  农耕文明主题展览

  有互动性

  金黄的稻田里,光着膀子的古蜀先民手持木锹排水,迎接丰收……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配套活动之一的“农耕文明主题展览”在天府农博园主展馆G4馆(中华农耕文明馆)启幕,为公众呈现一场天府农耕的“寻根之旅”。

  该展览展厅面积2022平方米,以时间线为脉络,叙述了跨越五千年的四川农业农村演进历程,突出天府农耕文明亮点,展出了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展品。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宝墩遗址展区。其通过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多方位展现了位于成都新津的宝墩遗址的发掘历程、研究成果,生动再现了宝墩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工作人员说,宝墩遗址中发现了4500年前炭化水稻和稻田,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记者观展体会到,此次布展围绕“沉浸式体验”下足了功夫。如农业土壤展区,不仅展示了8种土壤样本,还通过容器的高低差,直观呈现了各自在四川土地中的占比,观众还可通过点击土壤样本前的触摸屏了解详情。记者了解到,紫色土、黄壤、水稻土是“天府粮仓”的主要土壤。又如农耕劳作俑展区,观众可对4款劳作俑的形态进行模仿,AI屏幕则根据模仿相似度给出反馈,进而助力人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当时人们的耕作状态。“我们力求通过一系列互动场景,缩短时空距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展览主办方工作人员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杨树)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