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致驰援内江的你:我们不能忘记……

2022年09月23日18:33 | 来源:内江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致驰援内江的你:我们不能忘记……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内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这离不开全市人民的配合与支持,更离不开来自各地的驰援与帮助。

专家组来了!在内江疫情防控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刻,国家、省工作组专程赶赴内江指导工作,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内江的关心关怀。

兄弟城市的支援队伍来了!来自成都、乐山、资阳、自贡、遂宁、南充、广安、绵阳、巴中、德阳、眉山等地的“援军”不辞辛劳、忘我付出,为内江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

风雨过后是彩虹,疫情过后的甜城内江依然美丽。待到疫散花开时,我们在“成渝之心、大千故里、甜城内江”等你——

从核酸采样到核酸检测队伍,从流调溯源到医疗救治队伍,再到转运救护队伍……一群人、一条心,你们都是守护这座城市的“英雄”。

回首过去的十多个日日夜夜,你们逆行出征、冲锋在前,昼夜奋战的身影奔忙在抗疫一线,与内江人民一道,并肩战“疫”、共克时艰。

我们不能忘记!专家组成员深入一线查堵点、找痛点、攻难点、打爆点,为内江疫情防控提出科学建议——

这是内江面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规模最大、来势最猛、挑战最大的一次疫情。

此轮疫情来势汹汹。在与病毒较量的过程中,在我市战疫的紧要关头,国家、省工作组专程赶赴内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内江的关心关怀。

这些日子里,国家、省工作组专家深入防控一线,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把脉会诊”,为内江“战疫”理清了方向。

如何防控更精准?如何追阳更高效?如何流调更科学?……白天,专家组成员深入城市社区、村居一线,进入高风险区,看现场、查漏洞;晚上,专家组集中会商,讨论下一步防控措施,对薄弱环节再加强。

在一个高风险小区,专家组成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冒雨深入楼栋,一栋楼一栋楼地走,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查,8栋楼花了4个多小时,及时排查出风险人群,为最大限度控制社区内风险,及时斩断风险传播链条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科学精准划分中高风险区、进一步充实志愿者力量、更加快速地进行隔离转运、加强群众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清运涉疫垃圾……针对社区管控存在的薄弱环节,专家组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

对于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意见,内江高度重视、诚恳接受,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行动、精准的措施、严格的要求,抓好整改落实。

这些建议意见,帮助内江进一步优化了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全力阻断传播链条,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鼎力支持内江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离开内江后,专家组对内江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也并未结束。当前,内江正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严格落实专家组要求,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9月19日晚,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四川工作组专家通过视频方式,为内江300余人作了流调溯源调查与现场处置的专题培训。

线上,专家分析内江疫情形势,剖析现场督导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新冠肺炎流调溯源工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对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进行了强化培训,进一步夯实了内江的战“疫”力量。

我们不能忘记!核酸采样人员不辞辛苦、披星戴月,深入一个个小区、一个个楼栋、一个个家庭、一个个隔离点,不厌其烦地查找病毒根源——

一声集结,二话不说,星夜兼程。

9月13日晚9时许,正带队支援成都抗疫的乐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护士长邱茂琪接到通知:立即召集队伍转战内江。

没有犹豫,590名采样队员迅速集结,于次日凌晨两点半抵达内江。仅仅只休整了一个多小时,队员们四点半就投入工作,“为内江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就能助力内江早日恢复正常。”这是所有乐山驰援队员的心声。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最危险的地方,都有“兄弟”的身影。

在内江,自贡采样队负责的区域多在市中区高风险区的老旧小区,多数没有电梯。

一梯一梯爬楼,一户一户上门采样,一个班下来,防护服里的衣衫湿透。没有怨言,只有齐心战疫的决心。自贡支援内江采样队负责人雷玲说,“内自同城化多年,我们早已是一家人。自家人遇到困难,我们没理由不冲在前面。”

天很黑,风很冷,也挡不住一片炽热的驰援情谊。

每天早上4点起, 来自资阳的500人采样队分别从雁江、乐至、安岳三地出发,奔袭一百多公里抵达内江,挺进高风险区“敲门”采样,风雨无阻。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7岁。累了,坐在地上稍事休整,摔倒了爬起来又接着爬楼,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多个小时……结束一天的工作,又匆匆赶回资阳。

“内江人民不容易,我们只想尽最大努力帮忙不添负担。”资阳市雁江区南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樊和如是说。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来不及好好道别,只留下马不停蹄的背影。

“敬业、高效、热情”,是遂宁援助内江核酸采样队给内江人留下的印象。短短几日,内江志愿者吴星雨和遂宁“大白”张榕建立了深厚友谊。

一起采样时,张榕总是不厌其烦提醒吴星雨做好防护,帮她纠正不足。吴星雨曾想做些手工织品感谢张榕和她的队友们,无奈遂宁疫情突发,遂宁队紧急撤离,俩人只能在微信上彼此道一声珍重,“期待下次再见,疫散花开!”

我们不能忘记!方舱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熬更守夜,认真细致做好每一管样本检测——

“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的,为内江抗疫尽一份兄弟情。”

说这话的是来自广安的陈万能,这也是94名广安队员的心声:我有难时,你奋不顾身;你需要帮助,我义不容辞。

内江与广安,今年已是第二次携手“战疫”。

今年上半年,广安市遭遇“5·09”新冠肺炎疫情,内江派出核酸采样、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多支队伍前往支援。

此次广安援内医疗队核酸检测队共有一个检测车、两个方舱实验室,3支队伍共94名队员。广安区卫健局医政股股长陈万能,带队广安区的49名医务工作者驻扎在内江国际会展中心。

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队员们几乎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检测上万管核酸样本。陈万能告诉记者,当天的任务没完成,机器就不能停。为了快速完成检测任务,也为了节约防护服,值班的队员尽量少吃、少喝、少上厕所,结束后再补充干粮、水果等食物。

标本核对、配制试剂、加样、提取、点样、基因扩增、结果分析……每一步都在紧张有序中进行。9月21日下午4时许,记者电话采访古贞时,她还在方舱内忙碌。

来自遂宁安居区人民医院的古贞,是遂宁援内医疗队核酸检测队队长。“当天晚上我们还在成都移动方舱工作,突然接到支援命令,大家都义无反顾,立即转战过来驰援内江。”古贞说。

同样从成都“转战”内江,来自巴中的吴开学已在内江奋战了10天。9月12日,接到驰援命令后,吴开学和同事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带着移动方舱车赶到内江,开启了新一轮的支援。

当晚6点,巴中援内医疗队核酸检测队的37名队员就投入了“战斗”,直到第二天8点才休息。这是他们在内江的第一场硬仗,检测近万管核酸样本。

“兄弟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这是陈万能、古贞、吴开学共同的心愿:希望内江疫情早日结束,以后再来这座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不能忘记!流调人员不分昼夜、尽职尽责,深挖每条线索,查找每个可疑风险点——

“无论是带着人情味的流调,还是包裹着感恩的流调信息,都让流调这个机械的行为,带上了一丝温度,也让未知不再可怕,让病毒无所遁形。”

说这话的是绵阳援内流调溯源队队长王丽华,也是来自绵阳、德阳、南充、资阳4个兄弟城市和省级派遣的共计135名队员的心声。

疫情突袭,让内江人民措手不及,驰援队伍分批赶到内江。

“我们13日下午4点到内江,8点和内江方面碰头分配任务,10点正式开始工作。”王丽华说,由于需要流调的人数很多,两天两夜连轴转,直到15日晚上12点才回到酒店休息。

王丽华介绍,为了和时间赛跑,在内江的流调队员加班加点,每天都要完成4-5个市民的流调工作。

“内江和资阳本就是一家人。”资阳援内流调溯源队队长何刚谈及支援内江情感复杂,“这不是帮忙,这就是‘自救’”。抱着这样的想法,39名队员不惧危险、不怕辛苦,在内期间一共完成了252个阳性病例、2400个密接和次密接人员轨迹流调,现场流调43次……

一个星期,他们顾不得看内江的美景、顾不得与家人通话,更不得准时吃饭、睡觉,只为尽快摸清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这片热土的安全。

忙碌中,援内队员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流调结束后不停地感谢,让我感动不已。”德阳援内流调溯源队队长袁孟军说,为了让流调信息更准确,不少流调对象主动加微信,详细讲述自己的行踪,还提醒流调队员要注意身体。

一名独自在方舱医院的8岁小女孩,激励着资阳支援内江流调溯源队队长何刚。通过流调得知,被确诊后,小女孩很勇敢,不仅积极接受治疗,还帮志愿者分发物资。“这不就是内江人勇敢战胜病魔的乐观心态吗?”何刚这样说道。

“待疫情散去,我一定要在一个美好的日子来内江吃碗牛肉面。”南充援内流调溯源队队长唐伟对内江周到的服务印象深刻。他说,只要他们有什么需求,内江都能第一时间协调回应,让大家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

“内江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有着许多乐观、友好的市民,我能做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唐伟说。

我们不能忘记!大批驾驶员日夜奔波,转运确诊病例、风险人员、核酸样本和各类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

“马上出发!6点以前到达资中服务区集合!”9月16日下午3点半,刚刚结束一趟转运任务在家休息的成都富临长运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付国明接到电话,立马从床上坐了起来。

简单收拾洗漱用品、再给车子加满油后,付国明直接抄近路,从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开往内江。“晚上7点到达内江,我们就在车上待命。”付国明告诉记者,17日上午9点从内江出发,完成后转运任务后立即返回内江,次日又执行了第二趟转运任务。

“穿着隔离服,身体闷热得遭不住,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确保转运人员的安全,55岁人称“老司机”的付国明丝毫不敢大意,认真操作手中的方向盘,将风险人员安全送抵隔离点。

像付国明这样紧急驰援内江的,还有来自四川省汽车运输自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汽车运输成都公司、成都富临长运集团有限公司的众多驾驶员。接到任务时,他们从温江、彭州、都江堰、新都、自贡等地火速集结内江。

“义不容辞!因为我们是邻居,是兄弟!”四川省汽车运输自贡集团有限公司翔宇分公司经理助理黄标说。

本轮疫情发生后,内江救护车使用告急。

紧急之下,自贡、遂宁、乐山、广安、眉山、资阳六市共派出120救护车40台、驾驶员和医生120人紧急驰援内江。其中,21台负压救护车负责转运阳性病例,19台普通救护车负责转运急救病人。

“好,我立马动身,坚决完成任务。”9月14日上午,眉山市中医医院驾驶员刘杰边接电话边迅速穿好衣服,跑向他的“老伙伴”负压救护车。几天前,他刚从阿坝支援回来。

到达内江后,刘杰接到的任务是对口联系内江经开区,转运确诊病例到各个方舱医院。对这样的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刘杰一点也不意外,更没有害怕。

“准备出发前,都要全副武装,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帽子、鞋套、手套、面屏……执行完任务还要全面消杀。”刘杰说,“天下医生是一家,只要我们心存信念,不畏病毒,最终就会战胜它!”

在内江的这些天,刘杰也收获了很多感动:辛勤值守的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热情服务的接待人员,善良好客的酒店老板娘……“尤其是酒店老板用仅存的猪肉给我们做的回锅肉,真的太好吃了!”

有一种温暖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9月20日深夜11点,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奔驰,辽宁货车司机李井军终于将一台长约10多米、重达15吨的方舱CT安全运抵内江。“我们两个人换着开,实在累了就在服务区稍作休息,生怕耽误使用。”李井军说。

物资有保障,抗疫才有力量。本轮疫情发生以来,400多万个(支、台)医疗防疫物资,构筑起内江战“疫”的坚强后盾。

风雨与共,守望相助。

在援内力量的帮助与支持下,内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无论是继续坚守内江的队员,还是已与内江道别的队员,都让我们心生温暖,同心战“疫”的情谊让彼此的心更近,情更长。(刘小玲 徐艳梅 张小丽 兰萍)

(责编:罗昱、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