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一个社区规划师眼中的成都社区治理之变

2022年08月30日07:51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一个社区规划师眼中的成都社区治理之变

  兴蓉社区改造后的维信广场

  当从一名普通市民转变为社区规划师,几年实践中,“90后”杨迎琦眼睛里的成都社区治理,也变得不一样起来。

  谈及成都的城市氛围,她做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手势,用一口地道的成都话答道,眼里盛满了笑意——她说的“牙尖”,即指成都人喜欢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待着,又爱对事情发表一些幽默的评论。

  显然,在杨迎琦的故事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牙尖)这个行为就非常‘社区’,你很难在其他城市看到这样的氛围。”在她眼中,“牙尖”是开放包容的城市表征,是成都人骨子里的特质,“这,很成都”。

  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的杨迎琦非常喜欢这种城市特质,也因此,在外地求学、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之后,她选择回到成都,并在2019年和伙伴李棣共同发起致力于城市微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大城小村”工作室,将“大城小村”城市微更新项目的第一站放在了成都。

  “家门口的创业园”

  “昨天听李棣说,你们采访还要找一个成都本地的哇?”见到记者,杨迎琦第一句话便问。

  这场采访的开端,就非常“牙尖”。

  六七岁时,杨迎琦便与家人迁来成都生活,“也算是成都本地人了”。

  刚来成都时,杨迎琦一家住在新南门一带,儿时的大院生活,是她对成都社区生活的最初感知。

  “大院生活就像成都最早的社区。在一个大院长大的孩子,既是邻居,又是发小,有的还是同班同学。”亲密到邻里间可以随意串门的程度。

  放到现在的城市语境之下,她认为,当社会的“硬件”部分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完备,接下来应该转而追求“软件”部分的建设,即社区营造。“大院生活代表了邻里间和谐相处的状态,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家门口的空间就是全龄活动区,老人、小孩、青年下楼就能找到自己的归属,这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状态。”

  成立“大城小村”工作室之前,杨迎琦和李棣都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美丽乡村项目组待过,两人在乡村振兴项目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中发现,自下而上的力量同样重要。

  她认为,社区营造的核心,是建立人和人的连接,因此需要激发人的力量。“我们需要把社区激活,让社区自己去成长,让居民自己去做这个事。”或许,能有更合适的方法来动员人们组织一个和谐的社区。

  杨迎琦和李棣将“大城小村”城市微更新项目第一站放在了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2019年,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发布一则招募启事,招募社区规划师和社区营造师。在此过程中,该街道的兴蓉社区引进“大城小村”工作室。

  “兴蓉社区给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支持和项目支持,让我们很多社会创新的想法得以实现。”杨迎琦说。

  尽管非肖家河居民,但多年的社区营造工作,已让她足够了解这片土地。

  “大城小村”工作室,就在兴蓉社区的社创中心里。在当地居民口中,兴蓉社创中心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家门口的创业园”。

  这里原是一个荒废已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活动室,属于成都市环境监测站所有,经常被周边住户投诉。2015年—2017年,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与成都市环境监测站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协调,决定由街道支持,社区配合,将该活动室更新改造为集公益、创业于一身的“兴蓉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心”和“兴蓉社区微组织孵化中心”(即“社创中心”),同时引入多元力量入驻运营,既解决了社区配套文化活动场所紧缺的难题,也促进社会多元共治。

  改造后的社创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平米,除了有以“大城小村”为平台的社区规划师、营造师培训基地,还有以法式刺绣、竹编小站为代表的文创空间,以“特创小站”为载体的特殊人群就业创业基地等。

  “社创中心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社区营造。”她指了指眼前这栋楼说。

  用社区VR实现居民愿望

  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如何能和居民真正建立沟通,得知居民最真实的诉求。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更懂社区,社区营造团队需要想更巧妙的法子读懂人心。

  2020年,兴蓉社区开展社区美空间项目,对维信广场原老协老旧办公室进行了美化改造,打造了“为童叟而建”的“微·信·邻空间”。“大城小村”也是该项目的参与者。

  维信广场这片区域一侧是幼儿园,一侧是老年社区。“为童叟而建”,意味着这个空间是一个老人和小孩双向友好的社区空间。

  如何充分利用和改进原有城市空间的设施,让老少在使用城市空间的同时增加交流沟通和协作共创的机会,促进代际间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大城小村”开启了“学社计划 为童叟而建”系列课题项目,邀请社区规划专家和大学生对城市空间进行调研、设计和改造,让城市空间的硬件更适合老少的共同使用,将城市公共生活还给老人和儿童。

  在规划过程中,如何让居民参与进来?

  社区VR规划馆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大城小村”工作室入驻兴蓉社区后,建成了社区VR规划馆,并结合社区营造完成兴蓉社区的3D数字模型。居民来到社区VR规划馆,不仅能看到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还可以参与社区规划。

  “在兴蓉社区,处处都能看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影子。”杨迎琦带记者来到“微·信·邻空间”,指着落地窗外的长椅说,一开始,这个长椅是不存在的。因维信广场是社区居民的天然活动场所,后来就有居民提出,能否在这里修一个长椅,让带娃的老人在“微·信·邻空间”打烊后也可休息。“大城小村”团队将这个意见通过社区VR规划馆进行展现,很快,居民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也有社区宝妈提出,想在维信广场那棵标志性的大树下设置一个供小孩玩耍的滑梯。一开始,在社区VR规划馆里呈现的滑梯角度较陡,考虑到安全性,在居民的建议下,最后呈现的滑梯依照本身地形而建,比原来的滑梯平缓很多。

  采访这天,记者一行到维信广场的时间恰好是幼儿园放学时间,尽管天气较热,维信广场却热闹非凡——小孩在广场上玩滑梯、跳房子,老人则在一旁阴凉处扇着扇子拉家常,也有年轻人在一块单独设置出来的运动场所打乒乓球。

  在项目日渐成熟的基础上,兴蓉社区以“大城小村”为平台,建立了居民VR社区规划师队伍,并设立资金池培育社区规划师落地自己的想法,让社区居民在项目结项以后也可以在未来长期参与社区更新项目,实现社区在地青年创新创业的“自我造血”。

  现在,将VR装置搭建在三轮车上,青年设计师开着车深入社区各个院落,通过和居民“摆龙门阵”,收集居民意见与提议,与居民联合开展院落设计,这样的画面,成了兴蓉社区最常见的场景。

  一个小群聊出宠物主题片区

  赵雷的一首《成都》,让玉林走到了全国人民面前。但在玉林,除了慕名来“小酒馆”品尝醇酿的人,还有一大批养宠居民。

  从去年开始,“大城小村”工作室在蓓蕾社区的支持下,开展了蓓蕾社区民主协商下的人宠双向友好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居民民主协商参与宠物议题探讨,以人宠双向友好为主线,呼吁社区居民关爱宠物,同时养宠居民尊重不养宠居民的诉求,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全龄友好。“我们的工作简单点来说,就是解决养宠居民和不养宠居民的矛盾,也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出一份力。”

  怎样动员?

  杨迎琦说,首先,需要调研玉林的养宠情况。通过社区书记,“大城小村”团队先结识了玉林的六名“养宠骨干”。他们中有人长期收留流浪动物,有人的宠物是酒吧街的“交际花”,“本身在玉林的宠物界就很有号召力”。加上玉林是个老社区,居民彼此相熟,养宠人彼此也大都认识。

  杨迎琦先给六名“养宠骨干”拉了一个群聊,以此又发展出第二个约50人的“中间层”群聊。她发现,这些人会自主拉其他养宠人进群,群聊规模也渐渐扩大到400人,辐射范围跟随养宠人的遛弯路线,一路扩展到了省体育馆。

  基本养宠社群样貌建好后,“大城小村”团队建起了工作坊,一系列社区营造工作随之展开。比如,为了解决养宠人与不养宠人的矛盾,“大城小村”组织玉林的养宠人和不养宠人共同制定了社区宠物友好公约;与养宠人共同制定蓓蕾宠物友好地图,记下每一个宠物可以游戏、打闹、交朋友的地点。

  杨迎琦提到,在蓓蕾社区项目中,一个突出问题是,跳广场舞的成都嬢嬢们和养宠人的“场地之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城小村”团队组织双方协商,最后“约法三章”——每天晚上8点前,场地归嬢嬢们跳广场舞使用;8点后,由养宠人使用。群聊里也有不少人自动担起“斥候”的角色,只要嬢嬢们跳完了广场舞,就会在群里“喊一喊”。

  伴随讨论的进行以及养宠人彼此间的日益熟悉,工作坊中逐渐涌现出一些愿意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协助改造的人。比如,“大城小村”团队跟骨干们提议,社群可以自主筹款改造居民们常去遛狗的一个小天台,有人自告奋勇,参与CAD制图和工程造价。

  从文明养宠这个需求出发,到如今玉林计划打造宠物主题片区,这些,都始于“大城小村”与那六位“骨干”的小群聊。

  下午6点,暑热未褪,维信广场旁的老街巷却焕发出精气神来——街上一家开了20来年的面馆前站满了前来排队买饺子的老街坊,旁边的“老字号”卤菜店,热气腾腾的卤菜也新鲜出炉。几步之遥,年轻的咖啡店里飘出阵阵咖啡香气。

  2公里之外的玉林片区,宠物主题的休闲小店迎来一波波养宠的年轻人,街边的小酒馆也热闹起来。

  这些,只是千面成都的其中一面。

  老城区与新城区,街道与新空间,成都人的社区生活,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多彩。成都社区的故事,也远还没有讲完。(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