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巴中通江县:方寸庭院满栽振兴花

2022年07月08日18:4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饲草养殖的鱼儿很受钓友青睐。赵斌摄
饲草养殖的鱼儿很受钓友青睐。赵斌摄

一脉青山相对而出, 日光穿过参差的山巅,折射在一洼塘面,微风荡柳拂水,映出粼粼波光。一座红檩白墙灰瓦川北特色民居小院掩映,拾路而下,便至通江县涪阳镇石龙寺村4社牟生家。

一场盛夏喜雨过后,牟生便抢抓时机,将家门前才收过油菜的地打理出来,准备种些时鲜蔬菜。“别看这块地不大,可种的菜不少,用的都是农家肥。去年种了西红柿、豆角、黄瓜、小葱和韭菜,不但自家够吃,来人来客都绰绰有余。”

精细的打算来源于牟生规划的生态小院,自2020年开始着手建设生态小院,现已颇具规模。据牟生讲,当时不想老家荒废,自己作为党员,又是村里的乡村振兴干部,常想着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解决村里年龄稍大的劳动力。一连串问题等待破解,而生态小院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正当牟生积极谋划时,巴中市烟草专卖局派驻第一书记杨杰带来良方。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开辟疫情之下新兴旅游休闲市场,填补绿色生态健康需求,向往田园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振兴路径逐渐清晰。

牟生锚定绿色向需而为,生态种养齐步走,休闲产出两手抓,自家示范带动一片,自家小院开始写就振兴大文章。

“13亩地块栽种了水稻、玉米、地瓜等,梯田分布错落有致,全部施用农家肥,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一年只长一茬。”“这5亩大樱桃品种从汶川引进,枇杷从成都引进,今年开始批量挂果,就被游客订购一空,光采摘水果这一项就有5000多元净收入。”牟生指着围起的山林,这里有300多只跑山鸡,捉虫捡食全靠自食其力,那边有200多只兔子、60多头猪和10亩水面养鱼,全喂饲草不喂饲料,肉禽鱼的产出都是农家乐餐饮自用,客人最相中绿色生态的农家菜,对现摘现做赞不绝口,供不应求。牟生扳着手指算账,刨去成本,去年一年收入达到30万元,光农家乐一项就超过10万元,养鱼垂钓也有近10万元的收入。

“生态种养+休闲体验”让牟生的生态小院梦想成真,更让牟生自豪的是,生态小院带动了附近一众脱贫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种庄稼养家禽都需要劳力,生态朴素的做法更需劳动力,理田、割草、喂鱼……脱贫群众在牟生这里“大展拳脚”,让荷包鼓实起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2021年,有12名脱贫群众在牟生这里间断做农家活,人均增收3200元。余开财、任德文是这里的“常客”,“一有时间就来他这里做些农活,他忙不过来的农活就想着我们,收入稳定也能贴补家用。”

生态小院为乡村产业发展摸索出“正确打开方式”, “在种养业基础上,以合作社方式发展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民宿度假、农家乐或电子商务等,农家小院连片开发,丰富庭院功能,实现村民居家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牟生继续筹划他的生态小院事业。

虽然庭院经济表面上看起来又“小”又“散”,但“方寸地”形成合力、效应外溢,也可以干成乡村大事业、写好振兴大文章。(赵斌)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