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成都青白江活跃着一支“编外”科普生力军

王凡
2022年07月06日13:3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葡萄架下的菌子。青白江融媒供图
葡萄架下的菌子。青白江融媒供图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科技战线上,活跃着一支“编外”生力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他们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城区街道、工矿企业,传技术、送信息、抓培训、搞服务,在实践中勾画出一道美丽的“夕阳红”。

据悉,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10年12月,现已发展会员147名,会员主要是各行业离退休的老科技人员、老教师、老医生和老文艺工作者。他们在退离工作岗位后,没有选择享清福、安度晚年,而是在“新”的岗位上大显身手,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组建8个“科普基地”

助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这些专家们活动在农业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为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奉献余热。

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时节。在城厢镇十八湾村青白江绿土地家庭农场里,一串串令人垂涎三尺的葡萄挂满枝头,等待着大家去采摘。农场主徐福基望着满园的葡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今天,徐福基的农场也迎来了三张熟悉的“面孔”——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农业专家施尚泽、刘富光和贾琼章,他们又来给农场把脉问诊、传经送宝了。

施尚泽,原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是农作物遗传育种及耕作栽培方面的专家,他带领老专家们经常深入到徐福基的农场里,手把手地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一来二往,与徐福基便成了熟人。

大棚里葡萄架下,71岁的施尚泽顾不上天气炎热和徐福基一边仔细观察葡萄的结果情况,一边查看有无病害需要处理,不一会儿汗水就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

据徐福基介绍,他与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专家们结缘于2013年。打那时起,专家们就一直关注农场的葡萄产业发展。从葡萄发芽、整枝到疏蕾、疏花、疏果,再到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老专家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生长环节,在技术管理上进行悉心指导。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专家们在总结过去葡萄园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了“三打、三剪、三疏”的增产提质技术,即“打老叶,打赘芽,打顶尖;剪无效枝,剪无效花蕾,剪老技条;疏蕾,疏花,疏果”,使得葡萄果大、果亮、果丰满。

2019年,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农场开展了葡萄果园管理的改进、完善和提高应用技术示范20亩,示范结果比常规技术增产5-8%。2020年,农场正式被纳入区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了示范应用范围,面积约50亩。

除了管理技术的提高,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还提出在冬季葡萄架下种植菌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目前,该农场50亩葡萄年产值可达170一225万元,食用菌15亩年产值可达52.5万元以上。葡萄种植园综合利用,葡萄+食用菌年亩产值可达7—8万元以上。

“这样的耕作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时空,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效益,实现葡萄园+食用菌错季双丰收,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收入。”徐福基表示。

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挑战未来的创新,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2020年,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另一个科普示范基地里,指导中航安盟四川省分公司成都中心支公司开启"鱼——菌水旱轮作"的生产模式,经过3年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目前进入中试和应用阶段。

这种方式,就是利用鱼塘清理休养期的土地种植羊肚菌,实现了养殖业水田综合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该“鱼塘羊肚菌种植系统”于2021年1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22年得到成都市老科协的大力支持,正筹备申报2022年成都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据悉,截至目前,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已在全区组建了8个“科普基地”,开展38个新品种、16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均获得成功,其中3家获市级科普基地;组建2个市、区老科协“支农助农联系点”,专业种养大户22家,家庭农场、涉农企业16家均获得国家、省、市、区政府支助;联系工业企业5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科技支助项目6项。

“先进、简洁、实用、环保、安全、高产、高效、值得推广,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充分发挥了科普基地的示范作用,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和引领作用。”区科协主席任涛表示。

面对面宣传和培训

让科技信息服务“千家万户”

“水稻、玉米如何实现高产、高效?”“春、夏、秋、冬四季如何管理大棚蔬菜?”……在区科普宣传活动中,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设立的“咨询点”前,摆满一摞摞内容丰富的科普资料。老科技工作者面对面地向群众讲解、宣传科技知识。

为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建以协会专家为基础,邀请省、市有关专家为补充的宣讲团队,先后在城厢、清泉、福洪等乡镇(社区、企业)开展“论前沿科技发展,引领社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之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12场(次),发放科普读物4700本,累计参会人数3578人。

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还组织农业专家在青白江区多个乡镇和涉农企业,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稻田科学养鱼技术”“川惠特种山猪健康养殖技术”“现代优质葡萄栽培技术”“川明参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会,发放技术资料5739份,培训人数达14639人,涵盖青白江所有食品加工企业、农业协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殖大户。

辛勤耕耘换来收获的果实。青白江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党员、会员受到国家、省、市、区等各级表彰33人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老科技工作志愿者等不断充实着这支队伍。协会从2012年至2021年,连续10年获得市老科协“先进单位”称号。这支一往无前的“劲旅”,用智慧和汗水,让一项项科研成果新技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一一个个科技示范基地瓜果飘香,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农民收获希望和梦想。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