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漩口镇赵公村:以生态优势描绘富裕小村

位于汶川县东部的漩口镇赵公村,溪水清澈淙淙流淌,绿道蜿蜒峰回路转,明媚阳光下,奇峰异石微微闪光,云海松涛蔚为壮观,平均气温14℃左右,常年气候湿润,是成渝人民避暑纳凉的“后花园”。
乐享乡间山林“森呼吸”
2017年前,赵公村遭受着矿山砖厂的污染之痛。“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砖厂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实惠,但污染大,挣了钱更要花钱调养身体。”赵公村监委会主任张涛说,他背后是已经被拆迁关闭的工厂废址。为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赵公村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治理,现已关闭拆除5家砖厂、2家地条钢厂以及1家炼胶厂,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在我们这儿,晚上睡眠质量都很高,因为环境真的太好了。”据张涛介绍,“在整改生态环境之后,现在的赵公村植被覆盖率高达9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从原来的1立方米3000多涨到每立方米12000到18000。”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有益于人体健康。在当地人乐享“森呼吸”的同时,一批外地游客也慕纯天然“生态氧吧”“洗肺天堂”之名而来。怎样将“美丽风景”转向“美丽经济”,用“生态资本”点亮“富民资本”成了赵公村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共建绿色发展“聚宝盆”
沿公路盘旋而上,在与蓝天白云越发接近的同时,“云里雾里樱花里”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这家民宿酒店是赵公村发展建设从工业转型为康养旅游的成功典范。民宿总共占地500亩,四周围绕的400亩樱花在春天绽放时美不胜收,秋天则以满山红叶醉人,除亲子洞穴房、轻奢观景房等个性化住宿外,还有100亩娱乐拓展区域。“赵公村在汉朝时期就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驿站’。”该民宿负责人介绍,“村里目前有茶园400亩,我们也准备开展亲子采摘茶叶、茶艺研学等活动。”
“云里雾里樱花里”民宿的成功也让村里人看到了“绿水青山”赋能“经济收入”的实绩。据张涛介绍,依托优美山水自然资源和传统古村落,赵公村以打造具有“赏景避暑+农村体验”的特色精品民宿体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建成规模性民宿、农家乐20余家,并形成了“信息共享、客源共享、拓展娱乐区域共享”的发展模式。精准脱贫户和困难户以及一般农户家庭可以在民宿从事服务工作,也可以养殖原生态土鸡和粮食土猪肉、种植绿色蔬菜,还有猕猴桃、魔芋等有机农产品,供应给民宿收购。游客吃到绿色生态食物舒心,村民们一起立足农旅融合,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创收致富也高兴。
赵公村在“生态、美丽、宜居”的发展目标下种好生态发展的“摇钱树”。据悉,“医养+旅游”的新业态,每年夏天吸引超过3000余名老年人在赵公村居住;“政府+农民+村集体+企业”的创新运营模式,激活村落,实现了“1+1≥2”的综合性发展。2021年赵公村集体经济达10余万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王波 王曦)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