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1000个省级教学成果奖,有哪些变化和亮点?

2022年05月04日07:48 | 来源:四川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解读丨1000个省级教学成果奖,有哪些变化和亮点?

  月中旬,省政府公布了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这是本年度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本届评奖首次设置特等奖、单列职业教育类别,共评选出1000个奖项。

  本届教学成果奖评选和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首次评上特等奖的教学成果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获奖者代表。

  奖项数量增加,首次单列职教成果奖

  1997年,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省政府发布并实施《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评选教学成果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热情,推动了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及科研水平提高。

  20多年来,我省分别评选了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21年度评选的是第一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本届评奖与上届相比,增设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以往职教是纳入普教和高教序列;增加了教学成果奖数量,将教学成果奖项数量由680项调增至1000项。其中,基础教育355项、职业教育295项、高等教育350项;提高教学成果奖等级,将教学成果奖励等级调整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教学成果奖评选首次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单列类别、单列名额、单独评审,这是深入贯彻国家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体现,是省级教学成果奖作出的重要制度性改革。

  职业教育领域本次评奖重点遴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全省90个单位共推荐了569项教学成果,竞争激烈,涉及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果达310项,其中160项获奖;涉及教书育人的成果达84项,其中41项获奖;涉及校企合作的成果达46项,其中27项获奖。

  成果突出创新性,重应用推广

  在基础教育类特等奖中,成都市温江区的《落实课标、学为中心:区域推进学历案为载体的课堂变革》上榜。“学历案”其实脱胎于 “教案”,是在“教案”基础上做了延伸。课题参与人、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王毓舜谈起推广“学历案”的初衷。“过去课堂教学大多以老师为中心,一讲到底‘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但老师讲解了并不等于学生吸收了,长此以往教学效果比较低效。‘学历案’教学强调站在学生立场来设计教案,目的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在参与交流、互动体验中学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如今,温江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教室从“讲堂”变为“学堂”。“学历案”课前就会给学生,学生能够做到课前早知道。“学历案”课程评价也很清晰,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评价体系一一对应,实现教学评一致,服务于学生学懂弄通。这一成果已惠及温江42所公办、民办中小学10万余名师生。

  正如成都市温江区的改革实践一样,梳理此次获得特等奖的教学成果,都展现出两个特点:创新与推广。记者注意到,在各类别的成果申报要求中,“省内首创,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先进性,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原创性,具有突破性”等被纳入其中。

  电子科技大学的《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创新与实践》,在新结构、新方法、新模式、新范式、新机制等5方面开展系统性工程教育改革,形成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为全国新工科建设提供系统化创新实践的“成电模式”。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全链条、五贯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独创“成都创业学院”,承担管理全校“创业教育—项目孵化—政策帮扶—企业创办—企业发展—成果转化”等全链条职能,有效避免了常见的多头管理、资源内耗现象,每年“全链条”孵化出学生团队30支以上,催生学生创业项目3000个。

  四川云教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其《发展四川云教,助力优质均衡》案例,获教育部2021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例,"5G+四川云教"纳入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学前教育获奖的成果,以落实规范办园和科学保教要求为主线,提出了多方面有实效的、系统可行的办园和保教方案。比如,蒲江县南街幼儿园的《与儿童共生:农村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探索》,依托西部县域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实施有特色的园本自然教育,实现了幼儿全面个性发展,为广大农村幼儿园因地制宜建构园本课程提供了典型范例。

  育人育才为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又到一年一度樱桃成熟的季节,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樱桃系列课程开课了。以德育活动为主线,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劳动、体育等多学科活动融合在一起,五育高度融合,环环相扣,这就是成都实小特等奖成果《五育共生:小学“大课程”体系构建与育人实践》的一个切片。在成都实小校长李蓓看来,“大课程”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各种选择,他们在其中自主成长,成为真实的、最好的“自己”,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基本品德很好,但是专业情怀不深,‘学而不干、干而不好’的现象突出,而学校资源有限,传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畜科的要求。”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教授说,这是特等奖成果《德才兼备 新蓄科人才培养校企融合川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爱畜牧、懂畜牧、干畜牧”的人才目标,四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开设了五个“第一课”,让校长、院长、名师、校友、总裁给新生上第一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六大”互作、互动的运行机制,企业参与育人全过程,为企业输送专门人才 1600 余名,为合作企业创造产值上万亿元。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的获奖名单中,该成果的完成人员和所属单位中,不仅有四川农大的教师,也有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农字号企业的名称。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是贯穿整个教学成果奖评审遵循的重要原则。而在职教和高教类别中,获奖的教学成果,不仅服务国家战略,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斩获特等奖的西昌学院,其《大凉山电子商务复合型“四得”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探索“一核心、二抓手、三支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熟悉农业农村、民族民俗,掌握信息技术的“下得去、留得住、 用得上、干得好”的大凉山电子商务复合型“四得”人才。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携手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携手航空头部企业共育大国重器制造急需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特等奖。通过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学校近5年为国家重大航空型号工程研制和生产输送了1万余名“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