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如何更高水平发展?四川省明确提出五大主要任务

人民网成都3月3日电 (袁菡苓)为促进全民健身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日前,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根据《实施计划》,四川省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健身组织活力充分彰显,赛事活动全域化推进,科学健身服务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19名,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达到100万人。
《实施计划》共12条,明确了五大主要任务,分别是: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赛事活动全域化工程、实施健身组织全覆盖工程、实施科学健身服务普及工程、实施全民健身智慧化提升工程。
在《实施计划》提到,到2025年,四川省将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乡镇(街道)健身中心、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社区足球场等各类全民健身设施项目2200个以上。同时,明确了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除了定期举办各类综合性运动会外,还要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
随着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各类冰雪运动也备受关注。《实施计划》明确,要加大冰雪运动推广力度,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要加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富有四川特色的冰雪运动,推进冰雪运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实施计划》提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后,要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大运会场馆向社会开放服务。
此外,《实施计划》还明确要推动川渝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共建共享,做强成渝体育产业联盟。
《实施计划》最后表示,要强化安全保障。除了加强健身设施监管,配置公共体育场馆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符合防疫、应急、疏散、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外,还要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有序规范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全民健身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