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四川省人大代表邓小燕:建议解决自然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的问题

2022年01月20日12:1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1月20日电 (王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若干意见》精神,建议省政府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实现多规合一,一个地块最多只能明确为一个保护地,切实解决自然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的问题。”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来自广元市剑阁县的四川省人大代表、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燕表示。

邓小燕走出主会场。受访者供图

剑阁县地处川陕甘接合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幅员面积3203平方公里,总人口65.35万,其中农业人口56.5万人。全县森林覆盖率52.47%,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个,分别是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四川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剑门关地质公园、剑门蜀道遗址、西河剑阁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剑阁西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地总面积约1045.3平方公里(最大轮廓值780平方公里),占剑阁县总幅员面积24%。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地多部门规划存在交叉重叠、同一个地方分别隶属于多个部门保护管理的情况。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个保护单位的审批,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耗时较长。

“比如位于剑阁普安镇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普安工业园区,因为涉及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川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两个保护地的制约,该建设项目难以落地。”邓小燕说。

剑阁还存在自然保护地存在范围划定不科学,面积过大的问题。如剑阁自然保护地、西河湿地保护区范围内包含了建制集镇,居民聚居点不计其数,保护地内总人口约28万人。农田、道路及其他建筑设施占到保护地总面积的60%。保护地内98%的林地属于集体林,国有林地仅占2%。集体林中,商品林比重高达80%,按照保护地管理的相关规定,保护地内存在大量的人为活动,保护地难以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实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保护地内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集镇建设、民生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切建设活动均受到《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极大的影响。保护区域民生条件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较大改善,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邓小燕介绍,剑阁的自然保护地均自北向南呈“人”字形线状纵贯全县,一些国家及地方重大的交通、能源(输电线路、输气管线等)、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均无法绕避保护地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利于目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等发展项目落地。

为彻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科学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推动剑阁县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解决好制约保护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邓小燕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调整和优化自然保护地面积范围。

“要尽快启动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程序,明确保护区的性质,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及资源状况,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各自然保护地的保留价值、范围界限进行科学论证,对自然保护地实行调整规划布局。”邓小燕表示。

邓小燕建议:将位于保护地乡镇的集镇建设规划用地划出保护区保护范围,并适当考虑现有集镇的发展空间;将保护区内成片的农地、居民聚居点划出保护区范围;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原以古驿道线路为中心划定保护区域,以古柏分布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周围的林地等资源现状重新确定保护范围;考虑到保护地范围内老百姓的合理需求,将保护地范围内部分集体商品林适当划出保护区。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剑阁西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剑阁西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