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文化馆的新使命:中华复兴筑根基

刘海天
2022年01月07日22:0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左传》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无论是服饰还是礼仪,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在古代,人们是把华夏看作一个文化体系的。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无上瑰宝。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员,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唐建春(笔名唐健春)对此有着深深的体会,也就更加感受到了重重的责任。他实地考察了500多个文化馆的运行情况,结合四十多年的文化工作经历和思考,潜心著述两年多,出版了一本全面论述中国文化馆(站)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书。

唐建春在四川省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上讲课。受访者供图

这部30余万字的行业学术著作,名为《中国文化馆(站)历史进程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经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唐建春希望,这本书能为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带来一点启发和感悟。

12岁就进入营山县川剧团,吃上了“国家饭”,唐建春曾经被很多人羡慕。但对于他自己来说,演出唱戏耽误了文化学习,成了他很大的遗憾。于是他自己拼命自学自补,加强学习、读书,渐渐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也越来越意识到了文化工作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几十年来,他换过多个岗位,但都没离开文化圈。到今天,文化已经不只是他的工作需要,更是他的精神需要。

国家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升了文化工作的法律意义,让他感到振奋。唐建春介绍,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兜底的民生工程,建设得不好的话,不只是工作失职问题,还涉嫌违法。有些干部对于抓项目很积极,对抓文化却很忽视,甚至在某地还发生过为了建设新媒体机构而占用文化馆的违法事件。

书中介绍,我国文化馆(站)事业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的群众文化时期、2007年后的公共文化时期。“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不一样。群众文化往往是自娱自乐的,公共文化更注重教育群众。”唐建春说,公共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有社会参与,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是比较新的概念,它要怎么生存和发展?我把自己的思考写进书里,希望能做点公益。”正是这么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觉得应该把自己关于公共文化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于是他自费出版了该书。

唐建春在四川省文化馆(站)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上讲课。受访者供图

相比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的数量更多、层级更广、覆盖面更大。文化馆系统有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书中紧贴现实,指出了文化馆(站)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学科理论建设,高等教育中缺乏这样的专业;文化馆天生具有业余性,专业程度往往不高;再有就是一些文化馆缺乏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生产不出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成了自娱自乐。

“文化馆工作意识要转型。不能封闭起来自己玩,要开放起来融入社会。国家给那么多财政资金,是要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唐建春介绍,一些乡村书屋摆的书没有群众爱看,群众更喜欢去刷视频等,这反映出文化服务质量有欠缺。他认为,这不是群众的问题,是文化站水平差。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文化机构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建设水平,而且要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式——既要用力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文化馆最应该是可以影响社会、教育群众的地方,不应该成了一个“文化孤岛”。文化馆系统更应该主动作为、服务群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走到群众中去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组织群众、吸引群众,这是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馆像战斗堡垒,文化作品像弹药。光有堡垒没弹药是不行的。”出于多年的研究,唐建春表示,文化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具有做基础工作的先天优势。中华文明的根在乡村,正是文化馆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文化工作巩固社会基础,是发展进步的稳定器。能筑牢根基,则中华可期。

唐建春认为,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每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人,都站在文化边疆上。与地理边疆的意义不同,文化边疆与地点位置无关,一个人只要是面临保卫文化的问题,就应该有文化边疆的意识。“我们不能撤退,文化阵地守土有责。”他说,电影《长津湖》里,志愿军守卫的是军事上的阵地,而文化工作者守卫的则是文化上的阵地。

这本书名字里有“高质量发展”几个字,这是唐建春思考的重要领域。他不但关注一些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现象,更针对如何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谈到,要发展好文化馆(站)系统,要明确“三个空间”的意识,一个是建设好场馆空间,一个是联系好社会空间,再一个就是发展好数字空间。到社会中去,到网络上去,孤芳自赏不可赏,开门办馆才久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乡村振兴取得成功,文化振兴至关重要。文化虽然是一种软实力,但却是一种根本的力量。文化兴盛则百业兴盛,文化凋零则百叶凋零。唐建春以及无数的文化工作者,正像守土有责的战士一样,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助力发展伟大的中华文明。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