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社会

85后土壤“翻译家”:环境考古让泥土说话 4500年前宝墩人逐水而居

2021年12月09日09:40 | 来源:封面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85后土壤“翻译家”:环境考古让泥土说话 4500年前宝墩人逐水而居|考古新青年

  神奇的土壤,不仅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动物提供住所,还藏着许多古老的秘密。数百万年前,同一片土地上的情形与现在有多少相似之处呢?科技考古学家能够从土壤中了解到许多令人惊叹的信息。

  科技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土壤中探寻,通过土壤的颗粒大小,化学元素特征以及土壤中包含的花粉、孢子、植硅体等信息,将它们翻译成古气候、古植被、古地形地貌等环境面貌,让后人得以穿越时空,更加全面的了解当年人类生活的面貌。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85后考古队员黄明就是这样一位“土壤翻译家”。他从事环境考古研究近10年,致力于了解地层中的世界。人们以此了解过去,更加全面的窥探古代人类生活面貌。

  土壤颗粒大小 反映数千年前地形地貌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间实验室内,排列着各种精密仪器,它们是解谜土壤的钥匙。

  11月26日,黄明在工作台上,从已经分装好的小盒子里,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出土样,放进烧杯。再注入适量的试剂,将烧杯一一摆上加热台,对泥土进行杂质的处理和清洗。这是土壤分析的第一个步骤。

  在环境考古中,土壤是非常重要的样本资料。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环境考古工作者通过分析土壤中的遗存和地层记录所反映的古气候、古植被、古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资源等环境面貌,来揭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专业人员将还原古人生存的自然环境面貌的工作称为“古环境重建”,将自然环境对古人的影响、古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称为“人地关系”。土壤则是做这些分析工作的基础素材。

  “我们可以通过土壤颗粒大小的变化,了解那个年代某一区域古水流特征,进而推演当年的古环境面貌。”黄明解释,在史前时期,生产力较为低下,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大,往往喜爱沿河而居,研究人员可以结合各种资料再进一步推演出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考古实际上就是了解过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为鉴,指导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生活。”

  数千年前的花粉 还原古代人类生活环境

  实际上,土壤中的学问还有很多。黄明介绍,在环境考古学中,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埋藏在地层中的植物孢粉,了解古人生活时期的植被面貌。这项技术被称为“孢粉分析”。

  很难想象,小小的花粉,竟能在土壤中保存千年甚至数万年之久。据了解,孢粉产生于植物雄花的花囊中,相当于植物的精子,其外壁坚固,在土壤中能够保存数万年。研究人员在土壤中进行取样后,能够从其大小、形态,分辨出它所属植物的科、属。

  黄明以宝墩遗址为例介绍,从目前的研究工作看来,在宝墩遗址中,大约在4500年前后的地层,研究人员发现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明显增加。“伴人植物、草本植物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类活动的增多,这与考古发掘的成果相互印证,反映出4500年前在宝墩遗址古人生活频繁。”黄明说。

  这样一来,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历史便能从数万年前的小小花粉中窥探。

  环境考古新发现 宝墩人逐水而居

  黄明今年36岁,从大学本科到博士,他先后学习了博物馆学、古生物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专业。环境考古学像是这几门学科的纽带,将它们的知识联系了起来。

  2012年,黄明通过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宝墩遗址,此后近10年至今,黄明持续致力于在宝墩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可以说,宝墩遗址260万平方米的泥土,遍布着他的脚印。对他来说,最初的工作中,也有一些困惑。在老师、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已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环境考古人来说,地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宝墩遗址作为成都平原上地层保存较为良好的区域,十分珍惜。“在宝墩遗址,我们主要做了点和面两方面的工作,通过点面结合的分析,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黄明说,通过目前的研究可以推测,宝墩人主要逐水而居。他解释,地层环境指标分析显示,宝墩遗址上曾有很多湖沼、台地等小环境,从前,人们或许生活在离湖沼不远的台地上,利用低洼区域种植水稻,生活丰润。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他认为,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成都平原史前聚落变迁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古蜀先民迁徙的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地貌和水文环境的变化。并且,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规模的变化,也反映出古蜀先民对成都平原自然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苟春 摄影报道)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