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中铁八局:在海拔4500米以上筑起25条新“天路”

2021年11月09日12:5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昌都高山峡谷间一公路施工现场。吴志国摄
昌都高山峡谷间一公路施工现场。吴志国摄

人民网成都11月9日电 “还有两条路也快完工了,到明年6月,我们在西藏昌都建设的25条公路将全部交付了!”今日,望着窗外被大雪厚厚覆盖的绵延大山,中铁八局西藏昌都片区公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吴志国和工友们讨论着工程进度。

翻山越岭,在平均海拔4500米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同时也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最高海拔为5460米,最低海拔约3100米,空气稀薄,日照温差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

据介绍,中铁八局承建的昌都农村公路四标和十五标工程,建设任务共计25条农村公路,总里程235公里,每一条路都处在横断山脉深山峡谷之中的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项目涉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排水工程、防护支挡工程、交安工程等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要克服严寒低温、空气缺氧、日照辐射、风沙肆虐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铁八局昌都片区公路项目部员工从未低头退缩。

“整个项目进程中,两个标段工点与工点之间最长的距离达300多公里。”该项目工程部部长叶光介绍,25条公路中,最为艰险的要数昌都市左贡县东坝乡至拉琼村的跨怒江桥公路。该条公路地处横断山脉,横跨怒江大峡谷,海拔跨度从2500米陡升至4700米,夏天温差也从山顶0度左右跨度到山谷30多度。据叶光介绍,稍大一点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无法运抵施工现场,在深山峡谷中,桥梁安装只能采用传统的悬索吊装方式,施工材料和设备只能用小型交通设备转运,伴随着每天的峡谷大风,落石、碎土、滑坡也成了施工现场的绊脚石,每个工点均需要派出2名观察哨,对施工工点的山体进行检视才能作业。最终,经过项目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跨怒江桥提前60天贯通,彻底解决了拉琼乡怒江两岸交通运输难题。

自2017年8月开工,截至2021年11月,25条公路已完成23条,最后2条公路也因进入大雪封山的特殊时期延缓进度,预计明年6月完成全部工期。

喜笑颜开,村民牦牛马背出行变乘班车通勤

2019年底,昌都实现全市3.84万户19.46万人脱贫,11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这一历史性的成果离不开中铁八局在昌都片区公路项目全体员工的辛苦付出。

跨怒江桥公路通车以前,东坝乡的村民出行都是徒步,物资运输均靠牦牛、马背托运,去趟远一点的县城需走上1至2天。而通车前的拉琼村还处在一个与世隔绝村的状态,村民靠骑马、徒步而行,跨怒江则需靠铁索吊桥出行,一到雨季怒江涨水,村民就无法出行。

东坝乡至沙溢村公路是国家级精准扶贫村村通公路工程之一,通车后,内联外通的公路串起了沿途大小村庄,成为了该区域内贫困村摘掉贫困帽、打开致富门的重要绿色通道。“公路修通后,我们县、乡、村之间都有了往来班车,现在就算去远一点县城也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山内的特产也好往外面买了。”昌都市左贡县东坝乡村民江措说。

在昌都地区施工筑路的同时,中铁八局昌都片区公路项目部还先后为两个县的260 名藏族同胞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为村民义务修路600多米、建渠400多米,为当地村民送过冬物资及生活用品,为当地儿童捐赠文具、书包和体育用品等1000余套。从交通先行到就业帮扶、物资援助等,用实际行动助力贫困村民如期完成了脱贫摘帽,并持续巩固着脱贫成果。

央企担当,铺开25条新“天路”献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自2017年开工至今,四年间我们一个项目部就在昌都修了25条公路,更别说还有更多其他单位的兄弟项目了。”谈到成绩,吴志国深有感慨。四年来,中铁八局昌都公路片区项目部先后获得了“交通扶贫先进企业”“先进集体”“百企帮百村”优秀企业奖等荣誉。

对于25条翻山越岭的高原公路的铺就,中铁八局相关负责人介表示,中铁八局作为承担国家交通建设领域重任的央企之一,既有责任也有使命,用筑“天路”的精神,助力西藏昌都在新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江雪丽、梁小琴)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