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幸福的模样 是成都

2021年08月25日18:00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幸福的模样 是成都

天府绿道为市民带来了更多休闲和消费的新场景。图为江滩公园 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 摄影 张青青

“感谢武侯区税务局和街道办事处长期以来对辖区企业发展的支持与肯定,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近日,在表彰“优质3连A”企业荣誉证书颁发仪式上,辖区企业代表成都华泰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宋志对记者说。据悉,获得“优质3连A”荣誉的纳税人的企业,不但能享受到A级纳税人减税降费、发票领用、快速退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激励政策,还将享受到涉税办理“绿色通道”、专人专员服务等便利措施,企业幸福感持续增强。

7月23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成都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显示,多个更新改造项目正为城市带来商业新机遇,如2020年晶融汇一、二期调整改造后的重装亮相,为区域带来了LOOKNOW等多个人气潮流品牌,市民消费不断被激活,幸福感亦持续增强。

……

这些,是一个个幸福成都的模样。

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核心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是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要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重点,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具化为高品质生活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已经13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到底哪里不一样?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共同构成了成都的幸福模样。

幸福

是遍地开花的新兴消费场景

家住万象城附近的市民张亮,最近和朋友逛街“买买买”的频率明显增多。随着万象城二期的开业,“家门口”的首店越来越多,引领消费新风潮的场景类店铺让张亮和朋友们经常一逛就是许久。

日前,上海中商数据、成都零售商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半年度成都首入品牌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共引进296家各类首店,发力迅猛,超越历年同期,较2020年同期增速149%,较2019年同期增长24.9%。这样的“成绩单”,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

回顾2021年上半年,在成都新开的首店业态更为丰富,“场景类”首店增添新消费体验。首发首展首秀共计近50场,首秀主题多为新品首发,首秀品牌多为奢侈品品牌,为城市带来更加丰富的场景体验,也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更多国际化的消费体验和幸福感。

首店,只是成都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多元新兴消费场景之一。近日,由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以“共建公园新场景·共享消费新机遇”为主题的招商推介会在天府绿道规划展示中心举行,对未来将开放的诗风圣景、凤求凰、茶马古道、萌宠乐园、缤纷彩林5个特色园区进行了重点推介。在成都的规划中,绿道绝不仅是一条绿化通道,也不只是实现开敞空间可达到性的通路,而是承载着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近1.7万公里长的绿化空间,潜藏的是无可限量的创新接口,以及经济与生态连接的巨大可能性。换句话说,对城市本身而言,绿道既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其本身还具备可待发掘的价值。绿道中,新的消费业态与消费模式快速崛起,“千亿级”绿道经济让市民在贴近自然的环境中舒心消费,别提多惬意!

幸福

是便捷高效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7月24日,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主办的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重磅发布了《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榜单,成都一举获得“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和“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城市”两个奖项。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初,成都决定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之一便是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成都正致力于以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为重要评价标准,营造“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的公平稳定发展环境,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

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让在这座城市投资兴业的无数企业受益和点赞,也实实在在提升了企业幸福感。近日,在天府新区,由四川省税务局、成都市税务局、天府新区税务局三级统筹推动成立的“天府中央法务区税收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聚焦调解处理重大涉税争议、预防国际税收纠纷、提供“一带一路”涉税指引等事项,该中心将着力向广大纳税人提供涉税法律服务,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税务支撑,受到了不少“走出去”企业的关注;为进一步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展小微企业成长空间,武侯区税务局联合街道、银行、税务师事务所等多部门开展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春雨润苗”系列活动,今年以来,仅开展“银税互动”一个专项便已授信成功2230笔,授信金额高达23亿元……

幸福

是锐意创新的城市气度

近日,由聚焦西部地区双创升级发展的首科蓉智研究院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专题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通过对2020年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市场主体活跃度、科技型企业培育、国家级创孵载体、区域创新能力四项维度24项细分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剖析成都创新创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报告显示,2020年,成都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万户,是副省级以上城市新增市场主体均值的2倍,已超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中一组数据尤为亮眼——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6120家,相较2019年的4100家,增幅超过40%,直接跃过5000家门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跨越式发展。

企业在这里创新创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得益于锐意创新的城市气度带来的幸福感。这份幸福感里,除了成都已启动建设的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还有创业者作为新时代“蓉漂”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跻身“2000万人口城市俱乐部”的成都,自2017年发布“成都人才新政12条”至今,已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49万人,其中30岁以下人才占比78.9%。2019年,成都在创新人才招引培育上再出“大手笔”,推出成都人才新政“2.0版”,在全国率先推行“先安居后就业”,即人才来蓉前可在线申请人才公寓,切实让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成都着手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构建了66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形成了14个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圈。这其中,特别让“新成都人”感到温暖的,就是成都建立了更加便捷的落户制度,在产业功能区、科创空间、人才公寓等人才聚集区域增设集体户,从学历、职称、技能资格等维度拓宽落户渠道,构建更具开放性、包容度、便利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蓉城、融入成都。

这里,是成都;这,就是幸福的模样。(记者 李艳玲)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